漏泄距离英文解释翻译、漏泄距离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leakage distance
分词翻译:
漏泄的英语翻译:
【电】 leakage
距离的英语翻译:
be apart from; distance; interval; remove; space
【计】 geodesic distance
【医】 distance; telorism
专业解析
漏泄距离 (Lòuxiè Jùlí),在电气工程绝缘领域对应的英文术语为Creepage Distance。它是指沿绝缘材料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这个距离是电气设备绝缘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主要作用是确保在设备预期使用寿命内,即使绝缘表面因污染(如灰尘、盐雾、湿气)而降低绝缘性能时,也能防止发生沿面闪络(表面放电)或漏电流过大导致的故障,从而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可靠运行。
核心含义与工程意义:
- 绝缘表面耐压能力: 漏泄距离决定了绝缘体表面在两个不同电位的导体(如带电件与接地件、不同相导体)之间抵抗表面漏电流和防止闪络的能力。较长的漏泄距离能提供更高的沿面耐压强度,尤其是在污染和潮湿环境下。
- 污染等级适应性: 电气设备安装环境的污染程度(如工业粉尘、沿海盐雾)直接影响绝缘表面的导电性。标准(如 IEC 60664-1, GB/T 16935.1)根据污染等级规定了设备所需的最小漏泄距离,等级越高(污染越严重),要求的漏泄距离越大。
- 与电气间隙的区别: 漏泄距离专指沿绝缘表面的距离。而电气间隙 (Clearance) 则是指两个导电部件之间通过空气的最短直线距离。两者都是绝缘配合的重要参数,但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不同。电气间隙主要防止空气击穿,漏泄距离主要防止沿面闪络。
标准依据与测量:
漏泄距离的具体数值要求由国际和国家标准严格规定(如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60664 系列标准、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其测量需沿着绝缘材料表面轮廓进行,跨越可能的槽或脊。在计算时,如果槽宽小于特定值(标准中规定,如1mm),槽的深度通常不计入距离;而如果槽宽大于该值,则沿槽轮廓测量。肋状绝缘体的测量则沿其侧面或下侧轮廓进行。
单位与重要性:
漏泄距离的标准单位是毫米 (mm)。足够且符合标准的漏泄距离对于以下方面至关重要:
- 防触电安全: 防止用户可触及部件因漏电或闪络而带电。
- 设备可靠性: 防止短路、火灾等由绝缘失效引发的故障。
- 符合法规: 满足强制性安全认证(如CCC, CE, UL)的要求。
参考来源:
-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60664-1:2020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for equipment within low-voltage systems - Part 1: 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tests. (定义了绝缘配合原则,包括漏泄距离的要求和测量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等同采用 IEC 60664-1,中文权威标准)
- IEEE Std 4-2013 IEEE Standard for High-Voltage Testing Techniques. (涉及高压测试,包含绝缘表面性能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搜索结果的综合分析,“泄漏距离”(有时也被称为“爬电距离”)是电力设备外绝缘的重要参数,其定义和计算方式如下:
一、泄漏距离的定义
泄漏距离指绝缘子表面两点之间沿轮廓的最短路径长度。例如:
- 悬式绝缘子:钢脚与钢帽之间沿瓷裙表面的最短距离;
- 合成/棒式绝缘子:上端金具与下端金具之间沿瓷裙和芯棒表面的总距离。
二、泄漏比距的计算
泄漏比距是泄漏距离与系统额定线电压的比值,公式为:
$$
text{泄漏比距} = frac{text{泄漏距离}}{text{系统额定线电压}}
$$
单位为毫米每千伏(mm/kV),用于评估绝缘子在污秽环境下的防闪络能力。
三、应用与分类
- 防污等级划分:根据泄漏比距将外绝缘分为0、Ⅰ、Ⅱ、Ⅲ、Ⅳ五级,重污秽地区通常要求≥31mm/kV;
- 绝缘子选型:合成绝缘子因整体结构设计,泄漏距离需计算芯棒与瓷裙的综合路径。
注:用户提到的“漏泄距离”可能是“泄漏距离”的笔误,需以专业术语为准。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电力标准文献或、5、7的原始内容。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帮助吡硫翁不当威逼不能避免的错误彩色等化磁体持续睡眠顶反对区顶尖孵蛋的根毛国家监狱恨人症磺胺乙氧哒嗪黄烷挥发顺序结肠松解术级联归并经过检验出售可见属性硫化铁髂肋肌切应变颧突深熔焊条似犬的使用法输入输出扩展电路搪缸机违反军记未设基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