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visual attribute
it is obvious that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医】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在汉英词典编纂语境中,“可见属性”(Visible Attributes)指物体或实体中能够被人类视觉直接感知或通过简单观察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在词典释义中常作为区分词义、描述事物本质的关键要素,其详细含义与应用如下:
直接可观测性
指无需借助特殊仪器或复杂分析,仅凭视觉即可辨别的外在特征。例如物体的颜色(color)、形状(shape)、大小(size)、纹理(texture)等。在汉英词典中,这类属性是定义具体名词(如动植物、器物)的基础要素。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属性”的释义;《牛津英语词典》对“Attribute”的语义分类。
区别性功能
可见属性常作为近义词的区分依据。例如“杯子(cup)”与“碗(bowl)”在汉英释义中需明确标注“圆柱形+手柄” vs. “半球形+无手柄”等可见差异。
来源:Landau, S.I. 《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第4章“义项区分策略”。
多模态词典的视觉标注
现代汉英电子词典(如《有道词典》视觉检索功能)将可见属性与图像数据库关联,用户可通过上传图片匹配对应英文词汇,其技术基础即对“可见属性集”的算法识别。
来源: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多模态词典设计白皮书》(2023)。
语义网络构建
在WordNet等语义库中,可见属性作为“Synset”(同义词集)的共享特征,例如“red”作为颜色属性链接“apple, cherry, rose”等词节点。
来源:Princeton University WordNet 3.1 官方文档。
特征类型 | 可见属性 | 不可见属性 |
---|---|---|
感知方式 | 视觉直接感知 | 需推理/测量(如密度、化学成分) |
词典释义优先级 | 基础释义层(高频出现) | 扩展释义层(专业语境) |
示例 | 苹果→圆形/红色 | 苹果→含果糖/属蔷薇科 |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熊猫(panda)”的释义:
可见属性:
- “黑白相间的毛色(black-and-white fur)”
- “圆脸(round face)”
- “黑眼圈(dark eye patches)”
不可见属性:
- “食竹动物(bamboo-eater)” (需生态知识)
- “濒危物种(endangered species)” (需背景认知)
“可见属性”在汉英词典中承担基础描义与视觉锚定双重功能,既是传统释义的核心构件,也是人工智能时代词典智能化的关键数据节点。其定义需严格限定于感官直接可验证的物理特征,并与抽象属性形成释义互补。
综合来源:《词典学概论》(Lexicography: An Introduction) by Howard Jackson;《计算词典学理论框架》(Springer出版)。
“可见属性”是计算机编程和界面设计中常见的术语,其含义根据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在UI控件开发中(如Microsoft Forms),该属性控制元素是否显示:
object.Visible = Boolean
,通过布尔值(True/False)切换显示状态visibility:hidden
)CSS提供两种实现方式:
visibility
属性visible
:正常显示hidden
:隐藏但保留布局空间display
属性none
:完全移除元素且不占空间block
/inline
)控制显示方式作为对象特征描述机制:
"可见"本义指能被视觉感知的现象,在技术领域延伸为可被系统或用户感知的状态特征。属性(property)作为对象特征的抽象表达,二者组合形成特定领域术语。
注:不同开发框架对可见属性的具体实现存在差异,建议查阅对应平台的官方文档获取准确语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