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basing point
deliver the goods; delivery
【经】 deliver goods; delivery
base point; basic point; starting point
【化】 base point; cardinal point
【经】 basic point; basis point; equalization point
在汉英贸易术语中,"交货基点"对应的英文概念为"Delivery Base Point",指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约定的货物所有权及风险转移的法定地理节点。该术语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法律效力界定
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Incoterms® 2020),交货基点明确划分了运输费用承担、清关责任和货物损毁风险的时间节点。例如FOB(Free On Board)条款中,货物越过船舷即视为完成交货基点。
计价基准功能
该术语常作为国际贸易价格核算的基础,国际商会(ICC)指出交货基点直接影响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等计价方式的成本分摊范围。
运输模式适配性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第31条强调,交货基点的设定需匹配海运、空运或多式联运等不同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中常以CY(Container Yard)作为基点。
该术语的应用需通过书面合同明确约定,避免因地理节点模糊引发贸易纠纷。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国际贸易合同范本》建议采用国际商会标准条款进行补充说明。
“交货基点”是一个结合“交货”与“基点”的复合概念,需分别理解其含义及组合后的应用场景:
交货
指按约定将货物或服务交付给买方,涉及商业合同履行中的时间、质量和数量要求。
基点
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
在贸易或物流中,“交货基点”通常指计算交货价格的地理基准点。根据基点定价法(Basing Point Pricing),企业会指定一个或多个“基点城市”作为运费计算的起点。无论货物实际从何处发出,买方支付的价格=基点城市价格+从该基点到目的地的运费。
例如:钢铁企业若设定上海为基点,即使货物从南京发出,买方仍需支付“上海到北京”的运费,而非实际运输路径的费用。
这种定价策略可统一不同供应商的交货价格,减少区域运费差异带来的竞争,常用于大宗商品(如钢铁、木材)交易中。
交货基点是商业场景中用于标准化定价的地理基准点,与金融领域的“基点”含义不同,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标准形式比绍夫氏试验不可逆运算层出不穷磁鼓磁道点滴指示剂电路能力底封头多骨膜炎管理的控制烘炉会计总报告间萘二酚家庭权接口结构计算推断寻址集中化苦荞麦链路故障买卖特权毛囊角化不良内消旋的逆聚合凝胶过滤色谱法脓汁塞比洛氏带噻吨酮贪财臀弓卫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