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atellite state
moon; satellite; secondary planet
【计】 satellite network
【医】 satellite
country; nation; national; state
卫星国(英语:Satellite State)是国际关系术语,指在政治、经济或军事领域受制于强权国家的主权国家,其外交政策与核心利益需服从主导国的战略需求。该词源自天体运行隐喻,形容小国如同卫星般围绕中心行星运转的依附关系。
从历史语境分析,卫星国概念在冷战时期获得明确界定。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首次使用该词描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关系格局。典型例证包括:波兰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政策上与莫斯科保持高度一致(1955-1989),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经济体系深度依赖苏联能源供应(1949-1991)。
现代国际法框架下,卫星国现象呈现新特征:
该术语在《牛津国际关系手册》(2023版)中被归类为"非对称联盟"的特殊形态,强调名义主权与实际控制权分离的政治现实。需要注意的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纯粹的卫星国形态已趋式微,更多演变为"有限主权国家"或"半边缘国家"等复合型依附模式。
卫星国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政治术语,指名义上拥有完整主权,但实际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受强权国家(宗主国)控制或干预的国家。以下是详细解释:
尽管“卫星国”一词使用频率降低,但其核心逻辑仍适用于分析大国与小国之间的非对称关系。例如,某些国家因经济依赖或安全需求,可能在关键政策上受制于强国。
如需更全面的历史案例或当代分析,可参考权威政治学文献或冷战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