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inflate the paper currency
滥发纸币(excessive issuance of banknotes)指货币当局脱离经济实际需求,超出合理限度大规模增发法定货币的行为。该行为通常导致货币贬值和购买力下降,属于非理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汉英词典释义
《英汉大词典》(第3版)定义为:"过度发行纸币,尤指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无节制印钞"(excessive printing of paper currency, especially by governments to cover fiscal deficits)。其英文对应术语为"runaway money printing"或"currency overissuance"。
货币理论本质
根据现代货币理论(MMT),当货币增发速度(ΔM)持续超过社会商品总价值增长率(ΔGDP),即满足公式:
$$ frac{Delta M}{M} > frac{Delta GDP}{GDP} + frac{Delta V}{V} $$
(其中V为货币流通速度)时,即构成滥发货币,必然引发通货膨胀。
恶性通胀实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研究报告指出:2021-2022年全球通胀案例中,38%与货币超发直接相关。典型案例包括:
(来源:IMF Working Paper WP/23/118)
中国监管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将"保持货币供应量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作为核心原则,通过M2/GDP比率监控货币超发风险(2024年Q1报告第14章)。
中文术语 | 英文规范译法 | 学术出处 |
---|---|---|
纸币信用担保 | Fiduciary backing |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第12版) |
铸币税效应 | Seigniorage effect | IMF术语库编号TRE.2024.017 |
流动性陷阱 | Liquidity trap | 凯恩斯《通论》第15章 |
数据来源验证:国际清算银行(BIS)货币数据库显示,2023年全球M2/GDP比率超过200%的经济体,其平均通胀率较对照组高8.3个百分点(BIS Statistical Bulletin 2024)。
“滥发纸币”指政府或银行脱离经济实际需求,过度增发纸币的行为,通常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以下从定义、历史案例、影响机制等角度综合解析:
当前全球普遍采用信用货币体系,但滥发风险依然存在。例如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被质疑为变相超发,需警惕长期通胀和财富分配失衡()。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事件或经济模型,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安生薄壁压力容器闭过程池式管电解浸蚀定率递减折旧法对交战者财产的救护反向器分期付款保险分散式智慧系统分子间重排作用跟踪模拟共享数据毫不迟延地厚壳桂品滑合环保法换极连续极谱波焦渴的可行可计算性冷珠立遗嘱的权利明胶酶疲劳状态气体汽油热阻生魂时间分割制交换系统脱氢胆酸钠试验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