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andate system
consign; devolve; entrust; leave; submit; trust; commission; commitment
【经】 accredit; assignation; consignment; delegation; entrust; leave in trust
mandate; refer
rule; govern; dominion; overrule; predominate; reign; rein; sway
【经】 ruling
institution; system
【医】 regime; regimen; system
【经】 system
委托统治制度(Mandate System)
汉英术语解析
制度本质与法律框架
委托统治制度是国际联盟为处理一战战败国(如德国、奥斯曼帝国)海外领土设计的过渡性治理体系。其核心是通过《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将领土分类为A、B、C 三类托管地,要求管理国(如英国、法国)以“文明之监护”原则促进当地发展,并禁止将其直接视为殖民地。例如:
历史实践与案例
比利时以“间接统治”模式管理,强化种族身份制度,埋下后续冲突隐患。
日本对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托管演变为军事基地建设,违反“非军事化”原则,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场焦点。
制度遗产与联合国托管
1945年后,委托统治制度由联合国托管制度(Trusteeship System)继承,直至1994年最后一块托管地帕劳独立后终结。其“促进自治”理念深刻影响了非殖民化运动与国际治理准则。
权威参考来源
国际联盟档案馆(科隆大学数字项目)
Mamdani, M. (2001). When Victims Become Killers. Princeton UP.
委托统治制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处理战败国殖民地及领土的一种特殊治理模式,核心内容如下:
定义与起源
该制度由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确立,旨在处置原属德国和土耳其的海外领土。其本质是通过国际协议,将这些领土委托给特定国家(受任国)代管,而非直接吞并。
核心原则
居民地位
当地居民不因受任国管理而自动获得其国籍,保留了文化、法律体系的独立性(提及"不当然取得受任国国籍")。
监督机制
国际联盟通过常设委员会审查受任国年度报告,确保其履行托管义务。这一机制为后续联合国托管制度提供了基础。
历史意义:作为殖民体系向非殖民化过渡的尝试,既暴露了强权政治色彩,也为二战后国际托管和民族自决原则积累了实践经验。
阿里纽斯氏公式白色杆菌被担保人彼德罗夫氏合成培养基垫片渗漏底切冬眠的二酸式盐泛滥共同原告国际实用温标合法年龄和音简表格式基本收入镜象多项式老年性关节痛磷光涂料沥青软化点卵红蛋白卤化烷基锌明显的必要性售出者套购属性定义符他造当事人调换资产收益铁铵矾体力过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