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酸式盐英文解释翻译、二酸式盐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diacid salt
分词翻译:
二的英语翻译: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酸式盐的英语翻译:
【化】 acid salt; monacid salt
专业解析
二酸式盐(英文:Dihydrogen Salt 或Acid Salt),在化学中特指多元酸(含有两个或以上可电离氢离子的酸)中仅有两个氢离子被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取代所生成的盐类。其核心特征在于盐的阴离子部分仍保留一个或多个可电离的氢原子(质子),因此溶液通常显酸性。
详细解释与特征:
-
成盐原理与结构:
- 多元酸(如磷酸 H₃PO₄、碳酸 H₂CO₃)进行不完全中和反应时,若酸分子中的两个氢离子被金属阳离子(如 Na⁺, K⁺, Ca²⁺)或 NH₄⁺ 取代,则形成二酸式盐。
- 其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ₙH₂A(对于二价酸如碳酸)或MₙH₂AOₘ(对于多元酸如磷酸),其中 M 代表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 表示其化合价决定的数目,A 代表酸根阴离子。例如:
- 磷酸二氢钠: NaH₂PO₄ (磷酸 H₃PO₄ 中的两个氢被钠取代)
-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₃ (碳酸 H₂CO₃ 中的一个氢被钠取代,按命名习惯常称为酸式盐或碳酸氢盐,严格来说也符合“二酸式盐”定义中“保留一个可电离氢”的特征,但更常用“酸式盐”或“碳酸氢盐”称呼)。
- 阴离子如 H₂PO₄⁻ (磷酸二氢根离子)、HCO₃⁻ (碳酸氢根离子) 是二酸式盐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仍能进一步电离出 H⁺。
-
化学性质:
- 酸性: 由于阴离子(如 H₂PO₄⁻, HCO₃⁻)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如 H₂PO₄⁻ ⇌ H⁺ + HPO₄²⁻),释放出氢离子,因此二酸式盐的水溶液通常呈酸性(pH < 7)。
- 进一步反应性: 二酸式盐可以继续与碱反应,进一步中和其剩余的氢离子,生成正盐(如 NaH₂PO₄ + NaOH → Na₂HPO₄ + H₂O)。
-
命名规则 (汉英对照):
- 中文命名规则为“某酸二氢某”或“某酸氢某”(对于碳酸等二元酸)。
- 例如: H₃PO₄ + NaOH → NaH₂PO₄ (磷酸二氢钠)
- 例如: H₂CO₃ + NaOH → NaHCO₃ (碳酸氢钠)
- 英文命名规则为“dihydrogen [acid root]ate [metal]” 或 “hydrogen [acid root]ate [metal]” (对于碳酸等)。
- 例如: NaH₂PO₄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 例如: NaHCO₃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或 Sodium bicarbonate)
应用实例:
- 磷酸二氢钠 (NaH₂PO₄): 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乳化剂、缓冲剂)、水处理(缓蚀剂)、发酵工业、电镀工业以及作为肥料和饲料添加剂。其水溶液显酸性,可用于配制缓冲溶液。
- 碳酸氢钠 (NaHCO₃): 俗称小苏打,是最常见的酸式盐之一。用途极其广泛,包括食品工业(膨松剂)、制药工业(抗酸剂)、灭火剂、清洁剂、洗涤剂、pH调节剂等。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因 HCO₃⁻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但在反应中能提供 H⁺(如与酸反应产生 CO₂)。
权威参考来源:
- 《无机化学命名原则》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中文版原则): 该原则是化学物质系统命名的国际标准,明确规定了含氢酸式盐(包括二酸式盐)的命名方法。其英文原版可参考 IUPAC 官网相关出版物 (https://iupac.org/what-we-do/books/redbook/)。
- 《化学化工大辞典》 (化学工业出版社): 国内权威的化学专业工具书,对“酸式盐”、“磷酸二氢钠”、“碳酸氢钠”等词条有详细定义、性质、制备和用途的阐述。
- 胡英 主编《物理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电解质溶液、酸碱平衡章节中,详细讨论了酸式盐(如 NaH₂PO₄)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及其对溶液pH的影响,是理解二酸式盐化学性质的理论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二酸式盐”这一表述可能存在概念混淆或表述误差。根据化学定义,酸式盐的分类通常与酸的元数(即酸分子中可电离的氢原子数)相关,而非直接以“二酸式”命名。以下为详细解析:
酸式盐的定义
酸式盐是指酸中的部分氢离子被金属阳离子取代后形成的盐,其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包含金属离子(或铵根)和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如HCO₃⁻、HSO₄⁻等)。
可能的理解方向
-
二元酸的酸式盐
若“二酸式盐”指二元酸对应的酸式盐,则需满足以下条件:
- 二元酸(如H₂SO₄、H₂CO₃)含两个可电离的氢原子。
- 酸式盐由酸失去一个氢离子形成,例如:
- 硫酸氢钠(NaHSO₄):H₂SO₄失去一个H⁺后的盐。
- 碳酸氢钠(NaHCO₃):H₂CO₃失去一个H⁺后的盐。
-
含两个酸式结构的盐
该表述可能不严谨。化学中一般通过酸根中剩余氢原子数命名,如磷酸二氢钠(NaH₂PO₄)是三元酸H₃PO₄失去两个H⁺形成的酸式盐,而非“二酸式盐”。
酸式盐的性质
- 溶解性:不溶性正盐对应的酸式盐通常更易溶(如CaCO₃难溶,Ca(HCO₃)₂易溶);可溶性正盐对应的酸式盐则相反(如Na₂CO₃溶解度>NaHCO₃)。
- 热稳定性:多数酸式盐受热易分解,如:
$$2text{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text{Na}_2text{CO}_3 + text{CO}_2↑ + text{H}_2text{O}$$。
“二酸式盐”并非标准化学术语,可能为以下两种情况的误用:
- 二元酸的酸式盐(如NaHSO₄、NaHCO₃)。
- 含两个酸式氢的盐(如NaH₂PO₄),但此类盐通常根据酸根剩余氢数命名(如磷酸二氢盐)。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化合物,建议结合具体化学式或应用场景明确问题。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