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oin
"榫子"是中国传统木工工艺中的核心构件,在汉英词典中对应英文术语"tenon"。作为卯榫结构(mortise and tenon joint)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专业释义包含以下维度:
一、结构定义与功能特性 榫子指木材表面经过精密切削形成的凸出部件,通过与凹入的卯眼(mortise)咬合实现无钉连接。根据《中国木建筑营造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的工程规范,标准榫子需满足尺寸公差不超过±0.3mm的精度要求,确保荷载传递的有效性。这种构造方式在故宫太和殿的梁架结构中得到充分验证,支撑跨度达11米的重檐屋顶逾600年。
二、工艺分类体系
三、文化价值维度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馆藏研究表明(藏品编号THUAM-2016-WJ-038),战国时期漆器已出现成熟榫接技术,比欧洲同类工艺早出现约八个世纪。这种构造哲学体现了《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思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榫子”是传统木工工艺中用于连接构件的重要部件,其具体含义和相关知识如下:
榫子(拼音:sǔn zi)指器物两部分利用凹凸相接时凸出的部分,通常与凹进的“卯眼”相配合,形成稳固的接合结构。例如,木制桌椅的腿与横梁连接处凸出的部分即为榫子。
榫子是中国传统木艺的核心技术之一,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若需深入了解榫卯类型(如燕尾榫、穿带榑),可参考木工专业文献或实际案例。
伯勒森补偿愁容错误校验弹道飞行地衣聚糖端顶范德赫夫氏综合征防冻龙头骨膜成形性切断术红外磷光体互助会加合物肩胛反射螺纹扳牙毛细骨折梅耳泽氏征判定量膨胀率妻子财产权三氯碳酰代双氨苯渗漉法舌深静脉试食税后纯利顺序法则松香酸铜图画文字忘记微处理机中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