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淖湴的意思、淖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淖湴的解釋

淤泥。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地理》:“今 川 廣 之界亦有一小河,淖湴而深,今古不得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淖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 基本含義
淖湴指淤泥或泥濘的水域,特指水深泥濁、難以行走的環境。例如元朝文獻記載的“淖湴而深,今古不得渡”,形容河流淤泥深厚難以通行。

2. 發音與構成

3. 引申與使用
除字面意義外,該詞可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困境,如“淖湴之地”形容難以發展的境況。常見于古籍或文學描述,現代使用較少。

4. 文獻例證
元代劉壎《隱居通議·地理》曾用此詞描述川廣交界處的小河因淤泥過深無法渡過的情景。

總結
淖湴的核心含義是淤泥堆積的泥濘環境,兼具自然描述與文學比喻功能。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淖湴》的意思

《淖湴》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泥濘的湖沼或水塘。

拆分部首和筆畫

《淖湴》的部首是水,筆畫數分别為12畫和14畫。

來源和繁體

《淖湴》這個詞來自于古代漢語,使用的是簡化字。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濃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湴」的字形是由「水」和「或」組合而成,形狀更加複雜,包含有更多的筆畫。

例句

1. 雨後小路非常淖湴,需要小心行走。

2. 這片淖湴地是野生動物的栖息地。

組詞

1. 淖泥:指非常泥濘的泥地。

2. 淖水:指水流湍急,泥濘不堪的河流。

3. 淖害:指因為大雨或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導緻的水患。

近義詞

1. 污泥:指沉澱物、塵土或泥沙堆積形成的粘稠物質。

2. 泥潭:指非常渾濁而粘稠的泥濘的水塘或湖沼。

3. 沼澤:指由淤泥和水組成的濕地。

反義詞

1. 幹燥:指沒有水分或濕度的狀态。

2. 乾爽:指沒有任何水分、濕氣的幹燥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