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唃厮羅的意思、唃厮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唃厮羅的解釋

見“ 唃廝囉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唃厮羅(藏語:འཇོ་སྲས་ལྷ།,威利轉寫:Jo sras lha)是北宋時期青唐吐蕃政權的創立者(997—1065),其名字在漢語史籍中為音譯詞,具有特定的曆史與文化含義。

一、漢語詞典釋義

從漢語音譯角度解析:

  1. “唃”(gū):古漢語拟音接近藏語“འཇོ”(Jo),無實際字義,僅作音譯用字。
  2. “厮”(sī):通“斯”,為唐宋時期音譯常見用字,表“人”或尊稱(如“厮羅”意為王子/少主)。
  3. “羅”(luó):對應藏語“ལྷ”(lha),意為“神”或“天”,常用于吐蕃貴族名號。

    整體可理解為“天之子”或“神裔少主”,反映其吐蕃王族身份。

二、曆史背景與詞義權威性

唃厮羅原名“欺南陵溫”(ཁྲི་ལྡེ་མེས་སྲོང།),《宋史·吐蕃傳》載其“初名欺南陵溫篯逋……語訛為唃厮羅”,表明該詞為藏語尊稱的音譯定型。宋代文獻《續資治通鑒長編》稱其名意為“佛子”,印證其宗教領袖地位。

三、學術詞源考據

現代藏學研究确認:


參考資料

  1. 脫脫等《宋史·吐蕃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李焘《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祝啟源《唃厮羅——宋代藏族政權》,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4. 王堯《吐蕃金石錄》,文物出版社,1982年(藏語名考釋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

“唃厮羅”一詞在藏語和曆史文化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解釋:

一、藏語音譯與宗教含義

  1. 詞義解析
    該詞是藏語音譯,由“唃”(佛祖化身)和“厮羅”(尊稱)組成,整體意為“佛子”或“佛的化身”。這一稱呼常見于藏傳佛教語境,如薩迦派創始人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曾獲此封號,象征其宗教地位。

  2. 書寫變體
    不同文獻中可能寫作“唃厮啰”或“唃廝囉”,屬于同詞異形,如漢典()和北宋史料()均提到此現象。


二、曆史人物與政權

  1. 人物背景
    唃厮羅(約997-1065年)是北宋時期青海東部的藏族首領,原名斯南陵溫,後以“佛子”稱號凝聚部衆,建立以宗哥城(今青海平安)為中心的政權,統治湟水流域及甘青交界地區。

  2. 政治影響
    其政權屬民達數十萬,與宋朝保持密切關系。寶元元年(1038年)被宋廷加封為保順軍節度使,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地方勢力。


三、其他需注意的誤釋

部分來源(如)将其誤作漢語成語,解釋為“糊塗、迷茫”,此說法缺乏依據,可能源于字形混淆,需以藏語本義及曆史人物解釋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吐蕃傳》《夢溪筆談》等原始文獻,或結合藏傳佛教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擺磨邦教邊豎不驕不躁不憑操揔廁填雠書粗衣粝食黨比黨強誕僻刀脊刀門得職鬥人頓歇躲躲閃閃二賀發變發網粉豔複本夫娘浮漂覆壓公刻貫頤備戟歸咎國谟寒菜鴻眇健捷驕陵解典庫淩雨琉璃瓦輪蓋梅録滅頂囊沙片劑偏戰披瞽啓羅格蘭清會青腿牙疳邛都栖偃讓客上京申料叔子骀駝騰告挖方王會握河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