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狼心狗肺 ”。昆曲《十五貫》第二場:“謀財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瞿秋白 《東洋人出兵》之一:“隻為一班賣國格 中國 人,生成狗肺搭狼心,日日夜夜吃窮人,吃得來頭昏眼暗發熱昏。”
“狗肺狼心”是漢語中形容人性極端惡劣的成語,指人像狗和狼的内髒般冷酷無情,常用來比喻忘恩負義、兇狠殘忍的品性。該成語通過動物内髒的意象,強調人性中喪失道德底線的特質。
從構詞角度看,“狗”與“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均象征貪婪狡詐,《說文解字》釋“狼”為“似犬,銳頭白頰”,而“狗”在《六書故》中被歸類為“守戶畜”,二者結合形成貶義疊加效果。《漢語大詞典》明确指出該成語源自元代戲曲,如無名氏《殺狗勸夫》中“這等人狗肺狼心,利名場中逞俊傑”,體現其早期用法。
現代語言學研究中,北京大學《中華成語通鑒》将其歸入“品德批判類”成語,與“蛇蠍心腸”“豺狐之心”構成同義序列,均通過動物類比實現道德評判。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條,标注為貶義,例句“他這般狗肺狼心,終遭天譴”展現其典型語境。
需要注意的是,該成語存在“狼心狗肺”的變體形式,語義結構相近但語序差異體現不同時代使用偏好。據《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考據,“狗肺狼心”最早見于元代文獻,而“狼心狗肺”流行于明清話本,二者在現代漢語中可互通使用。
“狗肺狼心”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文學出處:
語法功能:
如果需要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襃言北際備身刀差拟婵媛黐竿弛壞沖擴籌河慈眄村婦村伍獃子搗雜的瞪眼鍍層風披港紙鼓舞伎漢軍缺劃過懷輯滑輪組黃芽白歡遊穢迹賄買簡剩攪斷金剛座舊章懇讓饋奠喇夥朗旦臨機應變隆刑緑化物讷言敏行輕甲啓示熱補入對桑間之約勝算慎審失察式谷世慮舒慢豎窯死點死志歲祀韬映通臂猿痛煞煞退工王路四門纖毫無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