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港紙的意思、港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港紙的解釋

〈方〉港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港紙"是漢語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口語化稱謂,專指香港地區流通的法定貨币。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收錄的釋義,該詞彙由兩個語素構成:"港"特指香港特别行政區,"紙"則是對紙币的通俗代稱,二者結合形成"香港紙币"的簡稱形式。

在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籤署的《清算協議》中,"港紙"對應的标準術語為"港元"(貨币代碼HKD),其法定發行機構包括香港上海彙豐銀行、渣打銀行(香港)和中國銀行(香港),三間發鈔行發行的紙币均标注"港圓"字樣。根據香港《法定貨币紙币發行條例》,港币紙币面額包括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及1000元六個種類,其中10元紙币由香港政府獨家發行。

在粵港澳大灣區語言實踐中,"港紙"常與"人民币"形成對比使用,如跨境貿易場景中的"港紙結算"或"港紙找贖"等表述。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2024年公布的《貨币與銀行統計月報》,港元紙币流通量已達5,632億港元,約占香港M1貨币供應量的18.7%。

網絡擴展解釋

“港紙”是漢語方言中對港币(香港法定貨币)的俗稱,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港紙”一詞源于粵語地區,字面意為“香港的紙币”,實際指代香港的法定貨币單位,即港币(HKD)。例如:“帶二十塊錢香港紙”即表示攜帶20元港币。

  2. 使用背景
    這一稱呼常見于口語和文學作品中,尤其在廣東、香港及海外粵語使用群體中廣泛流行。其使用體現了方言對貨币的簡化表述習慣。

  3. 示例與引用
    在文學作品中,如歐陽予倩的《同住的三家人》中有“香港紙”的用法,進一步佐證了該詞在口語化表達中的實際應用。

  4. 其他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港紙”并非官方術語,而是民間俗稱。在正式場合或金融交易中,通常使用“港币”或“HKD”。

若需更深入的貨币曆史或彙率信息,建議參考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官方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君白虵杯盂笨窳車令持斧遲壅雠閲穿山甲鋤食錯手大行星燈品頂門火洞庭湖平原鬥雞眼燔祭飛蠅垂珠風風傻傻風移撫循高疏龜寳鬼事赫剌剌慧辨極頂結抹解槖酒菓局戚科目悃愚兩級師範學堂榴榴蠻市茂親墨臣辇辂怒發沖冠懦尫翩若驚鴻千帆千斤使情質丘成桐企足讓客升火收藏家水陸齋四禅定邃炁台符銅瓜銅穴途飾無常汙髒項莊舞劍,意在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