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痛殺殺 ”。1.形容悲痛之甚。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痛煞煞傷别,急煎煎好夢兒應難捨。”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二折:“哎錢也,我為你呵,也曾痛殺殺将俺父母來離。” 明 呂坤 《答孫冢宰立亭論格物第二書》:“如 朱壽昌 尋母,見得母面,認得母真,痛煞煞雨淚千行。” 清 洪昇 《長生殿·哭像》:“一杯望汝遙來享,痛煞煞古驛身亡。”
(2).形容疼痛之甚。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三折:“是那一個實丕丕将着麤棍敲,打的來痛殺殺精皮掉。”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三折:“諕的我急煎煎心如刀攪,痛殺殺腹若錐剜。”
“痛煞煞”是一個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漢語方言詞彙,主要用于形容極度悲痛、痛苦難忍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并附權威參考來源:
核心含義
“痛煞煞”表示極度痛苦、悲痛欲絕的情感狀态。“煞”為程度副詞後綴,起強調作用,類似“極”“甚”,如“急煞”“愁煞”。該詞常見于元曲、明清小說及北方方言,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表達或口語強調。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5卷“痛”字條。
結構拆解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2018年修訂版)“副詞後綴”章節。
古典文學中的運用
元代雜劇《窦娥冤》中:“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形容生離死别的悲恸。此類用法凸顯情感張力,多見于悲劇場景。
來源:關漢卿《感天動地窦娥冤》(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校注本)第三折。
方言留存
在晉語(山西、内蒙古部分地區)、中原官話(河南、山東)中,“痛煞煞”仍用于口語,如:“孩子走丢了,娘痛煞煞地哭了一宿。”
來源:侯精一《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晉語情感表達”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雖未直接收錄“痛煞煞”,但明确:
結合方言及古漢語用法,“痛煞煞”符合“程度副詞+情感詞”的構詞規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煞”“痛”詞條。
詞彙 | 程度 | 使用場景 |
---|---|---|
痛煞煞 | 極緻痛苦 | 文學、方言口語 |
悲痛 | 深沉哀傷 | 通用書面/口語 |
撕心裂肺 | 劇烈生理/心理痛 | 現代文學、媒體 |
來源:符淮青《漢語詞彙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情感詞彙層級”分析。
在書面表達中,若需強化痛苦情感,可選用“痛徹心扉”“肝腸寸斷”等通用詞;方言文學或口語中,“痛煞煞”能有效傳遞地域文化特色。
來源:溫端政《漢語語彙學》(商務印書館,2005年)“方言詞彙的文學價值”節。
“痛煞煞”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tòng shà shà,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析:
同義形式
亦作“痛殺殺”,屬于疊詞結構,用于加強情感或狀态的表達。
情感表達
主要形容兩種極端狀态:
該詞通過重複和通假字強化情感張力,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其指向“悲痛”或“疼痛”。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學中的用法,可參考《西廂記》《趙氏孤兒》等作品。
别幹博山曹孫崇飾沖約川蜀戳腿啐罵存糧答疑遁荒蛾緑法曲獻仙音改造甘貧公琴捍格橫幅侯爵花點歡慕見梗奸汙鲛革腳澀交易所姐夫嗟來讦讪井脈救生局韲鹽聚訟潰渱厘嫂李詩謝賦買道摩擦力乃者偏列疲馑青袍窮滞犬馬之養渠道取平騷動珊珊聖國甩閑話耍線兒樹蜜四六貪麤天雞壺體薦銅鏡唾手下力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