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臂猿的意思、通臂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臂猿的解釋

長臂猿。 清 趙翼 《簷曝雜記·獨秀山黑猿》:“ 天保 縣令送一黑猿來,繫於楹,有門子嬲之,相距尚七、八尺,忽其右臂引而長,遂捉門子之衣,幾為所裂,而猿之左肩則已無臂,乃知左臂已併入右臂矣,即所謂通臂猿也。”《後西遊記》第一回:“你道這 通臂仙 卻是何人?原來當初祇是一個通臂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臂猿的含義可從生物學、神話傳說及文化象征三個角度綜合解析:

一、生物學定義 通臂猿即長臂猿,屬靈長目長臂猿科,主要分布于亞洲熱帶地區。其體長45-63厘米,無尾,以超長手臂(前肢比後肢長)為特征,擅長在樹間懸挂移動。喉部有音囊,鳴叫聲獨特,毛色因性别和年齡差異呈現黑、棕、金黃等不同顔色。

二、神話傳說形象 古代文獻如《後西遊記》等記載,通臂猿被神化為可伸縮手臂、法力高強的靈獸。清代趙翼《檐曝雜記》描述其“右臂引長,左臂消失”,體現神話中肢體變化的奇幻特性。這類傳說賦予其智慧超群、武藝卓絕的象征意義。

三、文化象征與衍生

  1. 武術文化:通臂拳以通臂猿的敏捷動作為靈感,強調“三關之氣貫通”,結合經絡理論形成獨特拳法體系。
  2. 文學隱喻:常比喻身手不凡或機變靈活之人,如《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融合了通臂猿特征。

需注意,現代生物學與神話形象存在差異:前者為真實動物,後者是藝術加工産物。若需進一步了解長臂猿生态,可參考動物學資料;探究神話淵源可查閱《簷曝雜記》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臂猿》的意思

《通臂猿》是一個成語,意為像猿猴一樣可以自由伸展并運用身體,具備出衆的武藝和戰鬥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臂猿》由三個部首組成:辶(辵)、⺼、禾。

其中,“辶”表示邊走邊停,是一個辶部的漢字;“⺼”是肉部的漢字;“禾”是禾部的漢字。

這個成語共有18畫。

來源

《通臂猿》來源于民間傳說和武術理論。相傳古時有一種名叫“通臂猿”的猿猴,其雙臂能夠伸展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具有非凡的身手,能夠輕易戰勝強敵。後來,人們将它作為象征出類拔萃的武功的象征,并廣泛用于形容人或武術高手的超凡能力。

繁體

《通臂猿》的繁體字為「通臂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然而,《通臂猿》在古時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似,沒有明顯的差異。

例句

1. 他的武藝高強,簡直像是一隻通臂猿。

2. 這位武術大師操練出了一套通臂猿拳,讓人贊歎不已。

組詞

1. 通達:指知識廣泛,思維敏捷。

2. 靈活:指行動、反應敏捷,機動靈巧。

3. 技藝:指某種技術或藝術的掌握程度。

近義詞

1. 身手不凡

2. 武藝超群

反義詞

笨手笨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