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計掾的意思、上計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計掾的解釋

古代佐理州郡上計事務的官吏。《後漢書·皇甫規傳》:“﹝ 規 ﹞與 羌 交戰,斬首數級,賊遂退卻。舉 規 上計掾。”《三國志·蜀志·姜維傳》:“好 鄭 氏學,仕郡上計掾,州辟為從事。”《晉書·宣帝紀》:“ 漢 建安 六年,郡舉上計掾。”參見“ 上計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上計掾”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古代州郡中佐理上計事務的官吏,主要負責協助處理地方向中央彙報的財政、戶口、政績等年度行政事務()。

二、詞源與職能

三、曆史實例

  1. 《後漢書·皇甫規傳》記載,皇甫規因戰功被舉薦為上計掾()。
  2. 《三國志·蜀志·姜維傳》提到,姜維早年曾任郡上計掾()。
  3. 《晉書》中亦提及漢建安六年“郡舉上計掾”()。

四、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資料将“上計”拆解為“高明計謀”,屬于字面誤讀。實際含義需結合官職職能理解()。

五、相關擴展

“上計制度”是秦漢至魏晉時期重要的行政考核機制,上計掾的職責類似于現代地方政府的統計與文書主管,需精通政務與數據管理。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上計掾

《上計掾》是一個漢語詞語,含義豐富,可以理解為“高級官員”或“高級計算員”。以下是對該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描述。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上計掾》由三個漢字組成:上、計、掾。
- 上:拆分成一 + 一,部首是一,總筆畫數為1。
- 計:拆分成言 + 十,部首是言,總筆畫數為9。
- 掾:拆分成爪 + 人,部首是爪,總筆畫數為11。

來源和繁體

《上計掾》在古代是指高級官員,特指主管計算的高級官員。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制,掾擔任地方上的官員職務。具體繁體字為「上計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上計掾」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
- 上:原本的寫法為「丄」。
- 計:原本的寫法為「㓩」。
- 掾:原本的寫法為「爰」。

例句

以下是對《上計掾》的例句:
1. 他被任命為了一個重要的上計掾,負責監督地方的財政事務。
2. 這位上計掾有着深厚的數學知識,以及極高的管理能力。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以下是一些與《上計掾》相關的詞語:
- 組詞:上官、計算、掾史。
- 近義詞:高級官員、高級計算員。
- 反義詞:下計掾、下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