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工婁 ”。
“工偻”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語,綜合多來源分析如下:
基本含義
根據的解釋,“工偻”(拼音:gōng lóu)是一個成語,由“工”和“偻”組成,意為“工作勤奮努力,堅持不懈”。其中“工”指工作,“偻”含“彎曲、曲折”之意,引申為不畏艱難、持續努力的狀态。
異寫與注音差異
多數文獻(如、)提到“工偻”是“工婁”的異體寫法,拼音标注為gōng lǚ,但未對“工婁”進一步解釋。部分網頁(如)中“偻”存在多音字現象,可讀作lǚ(脊背彎曲)或lóu(如“佝偻”)。
使用與考證
“工偻”既可視為“工婁”的異寫(音gōng lǚ),也可理解為“工作勤勉”的成語(音gōng lóu),但後者缺乏廣泛文獻佐證。建議結合具體語境或古籍資料進一步考證。
工偻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用力工作或努力工作的意思。它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包括“工”和“偻”。
工偻的部首是“工”,它是描述手工勞動或相關概念的部首。工偻的總共有12個筆畫,其中“工”部分占據3個筆畫,而“偻”部分占據了9個筆畫。
工偻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源自于《莊子》這本經典文獻。它被用來表示人們用力工作、艱苦努力和辛勤付出的意思。
工偻的繁體字為「工僂」。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工偻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具體而言,它們之間的區别主要體現在字形的變化上。
1. 他工偻了整整一天,終于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2. 她每天工偻地趕着火車去上班。
3. 學生們為了考試工偻學習,日夜不停。
1. 工偻努力
2. 工偻付出
3. 工偻奮鬥
1. 努力
2. 勤奮
3. 毅力
1. 懶惰
2. 懈怠
3. 蘊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