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卧護的意思、卧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卧護的解釋

猶卧治。謂在卧病中監軍。《史記·留侯世家》:“上雖病,卧而護之,諸将不敢不盡力。”《晉書·紀瞻傳》:“帝使謂 瞻 曰:‘卿雖病,但為朕卧護六軍,所益多矣。’”《新唐書·裴度傳》:“ 度 牢辭老疾,帝命吏部郎中 盧弘 宣諭意曰:‘為朕卧護北門可也。’” 宋 蘇轼 《撫問知大名府馮京口宣》:“卿以元老,卧護北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卧護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軍事用語,指将領在病中或安卧狀态下坐鎮監護軍隊,展現其威望足以安定軍心、震懾敵方。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統帥的威望與能力,而非實際親臨戰場指揮。以下從語義、典故及用法三方面詳釋:


一、核心釋義

  1. 字面拆解

    • 卧:躺卧,引申為因病或休養狀态。
    • 護:監護、鎮守,指軍事統領職責。

      合指将領雖未親臨前線,仍能憑借威望穩定局勢。

  2. 權威詞典定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

    卧護:猶卧治。謂在卧病中監軍。

    此解強調将領在病中亦能履行監護之責,凸顯其治軍能力。


二、曆史典故與用法演變

  1. 典故溯源

    • 郭子儀安叛(唐代)

      唐代名将郭子儀晚年病重時,叛将田承嗣據藩作亂。郭子儀遣使斥責,田承嗣驚拜曰:“吾膝不屈于人久矣,今為公拜!”(《舊唐書·郭子儀傳》)。此即“卧護”典型用例——将領雖卧病,其威名足以懾服敵軍。

    • 汲黯卧治淮陽(漢代)

      《史記·汲鄭列傳》載漢武帝命汲黯任淮陽太守,黯辭以病,武帝曰:“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後衍生“卧治”“卧護”二詞,均指以德望服衆。

  2. 詞義引申

    由具體“病中監軍”擴展為:

    • 象征性鎮守:憑借威望而非武力控局。
    • 無為而治:通過德政與威信實現安定,如“卧護關東”指坐鎮要地維穩。

三、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屬文言遺存,多見于三類語境:

  1. 曆史論述:評價将領功績(如“郭子儀卧護朔方,吐蕃不敢犯境”)。
  2. 文學修辭:借古喻今,強調領導者的影響力。
  3. 學術考據:研究唐代職官制度時,指“節度使卧護之權”的特殊授權形式。

四、同源詞辨析


古典文獻例證

《史記·汲鄭列傳》:

“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舊唐書·郭子儀傳》:

“子儀薨,州将叛,使者至,田承嗣望拜曰:‘此膝不屈于人若幹年矣!’”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卧護”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一、曆史本義(軍事/政治場景)

指在卧病狀态下監督軍隊或處理政務,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1.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劉邦“雖病,卧而護之”,體現帝王帶病監軍的權威性。
  2. 《晉書·紀瞻傳》提到晉元帝命病重的紀瞻“卧護六軍”,強調将領抱病履行軍事職責。
  3. 該用法與“卧治”(躺着治理政事)類似,突顯人物帶病堅守職責的狀态。

二、現代引申義(日常/文學場景)

現代多用于比喻不顧自身安危保護他人,強調舍己為人的精神。例如:

  1. 形容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如“消防員卧護受困群衆”。
  2. 文學作品中常借該詞刻畫人物的犧牲精神,如“母親卧護幼子躲避災難”等場景。

三、詞源解析

注:在學術引用中建議優先采用曆史文獻中的本義,文學創作中可靈活使用其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泰幫工半拉子蒼頭到家盜嫂蠹商椟玉獨自胳臂羹元革聽诟讟官赀貴簡古玩合成革蘅蕪環連胡鹿見功減衰葪柏驚魂甫定苛疾苦筍岚光老民兩個厘嫂論世知人夢草密靖民安國泰明駝鳥旟泥佛勸土佛拟态怒芒平等互利霹誣撬棍旗布寝車确拟羣雄融合為一三峽審視市場調節價霜薤書袋肆通筍虡吐罵委釋問諸水濱吳語鹹肉莊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