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骁騎的意思、骁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骁騎的解釋

[valiant cavalry;well-trained calvary] 英勇的騎兵

詳細解釋

(1).勇猛的騎兵。《六韬·敵武》:“武車驍騎,繞我左右。”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南單于、 東胡 、 烏桓 、 西戎 、 氐 、 羌 侯王君長之羣,驍騎十萬。” 三國 魏 曹丕 《浮淮賦》:“武将奮發,驍騎赫怒。”《明史·黃得功傳》:“有驍騎舞槊直前, 得功 大呼反鬭,挾其槊而抶之,人馬皆糜。” 清 朱之瑜 《中原陽九述略·緻虜之由》:“虜之驍騎死於城下者,亦且數萬。”

(2).古代武官名。 漢武帝 時 李廣 為骁騎将軍。 東漢 初改屯衛為骁騎。 南朝 梁 陳 有左右骁騎, 北魏 北周 有骁騎将軍之職。 宋 、 元 、 明 有骁騎尉。 清 有骁騎參領、副骁騎參領各十二名。參閱《宋書·百官志下》《通志·職官五》《續通志·職官八》《清通志·職官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骁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勇猛矯健的騎兵。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意思:

  1. 核心釋義:

    • 骁 (xiāo): 本義指強壯矯健的馬,引申為勇猛、強悍、矯健的意思。
    • 騎 (qí / jì): 此處讀作jì,作名詞用,指騎馬的人,即騎兵;也指一人一馬,即騎乘的戰馬。
    • 骁騎: 合成詞,指勇猛精銳的騎兵或精銳的騎兵部隊。它強調的是騎兵個體的勇武和整個部隊的戰鬥力。
  2. 曆史與官職含義:

    • 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骁騎”常指精銳的騎兵兵種或部隊番號。
    • “骁騎”也是一個重要的武官官職名稱,即骁騎将軍或骁騎校尉。例如:
      • 漢代設有“骁騎将軍”,是重要的高級武職,統領精銳騎兵。據《史記》和《漢書》記載,如李廣曾任骁騎将軍。
      • 魏晉南北朝及後世也多沿置此官職,如曹魏、西晉等均有骁騎将軍之職。
      • 清代八旗制度中設有“骁騎營”,是八旗的基層軍事組織,其長官稱“骁騎校”。
  3. 現代使用:

    • 在現代漢語中,“骁騎”一詞主要用于曆史、文學或特定稱謂中,指代古代精銳騎兵或相關官職。
    • 它帶有濃厚的曆史感和褒義色彩,形容騎兵的勇猛善戰。
    • 有時也用于比喻或形容現代事物中勇猛、迅捷、精銳的特點(但此用法較少)。

“骁騎”一詞,從字面看指勇猛矯健的騎兵,在曆史上是精銳騎兵部隊的代稱和重要的武官官職名(骁騎将軍/校尉)。其核心内涵始終圍繞着勇猛、精銳、善戰的騎兵這一概念。現代主要用于曆史叙述或文學描寫。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骁騎”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一、作為軍事概念

指勇猛精銳的騎兵部隊,常見于古代文獻:

  1. 核心特征:強調騎兵的戰鬥力強、訓練有素,如《漢書》記載趙充國評價骁騎「皆骁騎難制」。
  2. 軍事應用:常作為突擊力量,如《浮淮賦》描述「骁騎赫怒」的戰場場景。
  3. 規模記載:班固《封燕然山銘》提到「骁騎十萬」,可見其軍事地位。

二、作為官職體系

曆代武官職稱曆經演變:

  1. 起源:漢武帝始設骁騎将軍,李廣曾任此職。
  2. 發展:
    • 東漢改屯衛為骁騎
    • 南朝梁陳設「左右骁騎」
    • 北魏北周設骁騎将軍
  3. 清代定制:設正/副骁騎參領各12名,形成完整武官序列。

■ 詞源解析 「骁」本指良馬,《說文解字》釋為「良馬也」,後引申為勇猛;「騎」指騎兵,二字組合凸顯精銳騎兵的雙重屬性。該詞至今仍用于人名,寄托勇武期許。

别人正在浏覽...

哀敬白河敗露襃後保申并置比勢鄙慝裁别慘厲瘡害存問丹薄打拼跌大攻守同盟幌動偟遽芥蒂進富畯良裈褲廉貪連州跨郡料檢琳瑉流黃柳葉眉镂冰蠓煙明驗大效憫切賠累偏院披發入山平鬲欺誕蚑蛲耆年秦豔奇正拳頭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馬散叛上蔡鷹盧松大梭腹太公泉台令讨保鍮銅枉流晚紅刓刻瓦片溫給烏絲欄斜岔兒洩漏系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