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顔鬓發。 唐 杜甫 《早花》詩:“直苦風塵暗,誰憂容鬢催。” 唐 韋應物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詩:“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唐 李益 《鹽州過胡兒飲馬泉》詩:“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
“容鬓”是漢語古典詩詞中常見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容鬓”指容顔與鬓發,常用來形容人的外貌狀态,尤其側重歲月或憂思導緻的面容衰老、鬓發變白等意象。例如:
該詞在唐詩中頻繁出現,常與以下意象關聯:
提示:更多詩詞用例可參考《全唐詩》相關注本。該詞現代漢語已不常用,多用于古典文學賞析場景。
《容鬓》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容顔和發鬓。它形容一個人容貌美麗端莊,發鬓秀美。
《容鬓》的部首是⻦(馬)和⺮(竹),總共有13個筆畫。
《容鬓》一詞最早見于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長恨歌》:“怕萬貫已拈花,插在鬓雲間。”後來成為一個常用詞彙。在繁體中,容鬓的寫法為“容鬢”。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些許差别,容鬓的古代寫法為“容鬓頇”。這種寫法在今天已經不再使用,而被簡化為現代的寫法。
1. 她容鬓如新月,清麗動人。
2. 那位長者容鬓皓然,似乎有着無盡的智慧。
1. 容貌:指人的相貌。
2. 鬓角:指額角旁的發際線。
3. 發鬓:指人的頭發和鬓角。
1. 儀容:指人的儀表和形貌。
2. 容顔:指人的臉龐和面貌。
憔悴:指容貌不好,疲憊不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