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甕灌園的意思、抱甕灌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甕灌園的解釋

傳說 孔子 的學生 子貢 ,在遊 楚 返 晉 過 漢陰 時,見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甕去澆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就建議他用機械汲水。老人不願意,并且說:這樣做,為人就會有機心,“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見《莊子·天地》。後以“抱甕灌園”喻安于拙陋的淳樸生活。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談義》:“投竿垂餌,晦幽蹟於 渭 濱;抱甕灌園,絶機心於 漢 渚。”亦省作“ 抱甕 ”。《初學記》卷七引 晉 孫楚 《井賦》:“抱甕而汲,不設機引,絶彼淫飾,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贈張公洲革處士》詩:“抱甕灌秋蔬,心閑遊天雲。” 宋 王安石 《絕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甕區區老此身。” 清 陳夢雷 《灌園即事》詩:“偶爾荷鋤忘讀史,恰當抱甕喜逢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抱甕灌園”是漢語中的經典成語,典出《莊子·天地》篇。其字面義為“抱着陶甕澆灌園圃”,深層含義指排斥機械技巧、安于質樸本真的生活态度。該成語的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詞解析與典故溯源

“甕”指陶制盛水器,“灌園”即澆灌菜圃。據《莊子·天地》記載,子貢見一老者抱甕取水澆地,建議其使用機械工具“槔”提高效率,卻被老者拒絕。老者認為“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主張保持淳樸本性(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二、哲學内涵闡釋

此典故承載道家“絕聖棄智”思想,強調:

  1. 警惕技術異化:反對過度依賴工具導緻人性異化
  2. 崇尚自然之道:倡導順應天性的生存方式
  3. 守拙修心價值:通過簡單勞作修煉心性,如《淮南子·原道訓》所言“機械之心藏于胸中,則純白不備”(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9年修訂版)。

三、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語境中衍生出兩種用法:

四、權威文獻印證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語文出版社,2018)特别強調其出處《莊子》原文的互文關系,建議結合“渾沌鑿竅”等典故理解道家對人為造作的批判思想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抱甕灌園”是一個源自道家思想的成語,其内涵可從以下五個維度解析:

一、字面釋義 由“抱甕”(懷抱陶制水罐)和“灌園”(澆灌菜園)組成,字面指用原始方式勞作。該行為在《莊子·天地》中被描述為“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費力多而收效少)。

二、典故溯源 出自《莊子·天地》中子貢與漢陰丈人的對話:老人拒絕使用機械汲水,認為“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甯願保持淳樸勞作方式。

三、哲學内涵 蘊含三重思想:

  1. 反工具理性:警惕技術進步對心靈純真的侵蝕(“羞而不為也”)
  2. 自然之道:主張順應天性的“守拙”哲學(“安于拙陋的淳樸生活”)
  3. 生命境界:通過簡單勞動實現精神自由,類似陶淵明“歸園田居”的追求

四、語義流變 該成語在曆史中衍生出兩種解讀:

五、現代啟示 在技術狂飙時代,該成語引發對“效率與心靈”關系的反思。2016年故宮文物修複師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展現的“慢工細活”,恰是當代“抱甕精神”的延續。

注:欲了解完整典故文本,可參考《莊子·天地》原文或提供的詳細對話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艾子避生草團瓢顫掉廠史長遂剗新宸京敕備螭頭垂耳下首錯扳粗心道高望重刀機雕绮疊出沸洋洋風條風翔杠刀布臯稽歌拍貫丳關緊河清海晏紅白喜事轟醉魂樓濺污繳裹轎簾就決悸心駒齒局戚看日子老書免疫學孽子瞥忽钤謀耆定起陣雀麥肉山酒海瑞相潤屋省字實濟睡雨順口天來大通借退壁土瀝青王鈇晚歲違利赴名笑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