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字的意思、省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字的解釋

謂叙事簡潔,句中無贅字。 唐 劉知幾 《史通·叙事》:“《春秋經》曰:‘隕石於 宋 五。’夫聞之隕,視之石,數之五,加以一字太詳,減其一字太略,求諸折中,簡要合理,此為省字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省”字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一、現代常用義項

  1. 行政區劃單位

    指中國最高地方行政區域,直屬中央政府管轄。如“河南省”“浙江省”。該義項源于元代“行中書省”的簡稱,明清沿用,現代成為一級行政區名稱(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節約;簡略

    動詞,表示減少耗費或省略步驟。如“省錢”“省時間”。引申為簡略形式,如“省寫”“省稱”(《現代漢語詞典》)。

    古義補充:唐代已見“減省”用例(《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

  3. 自我反思

    動詞,指檢查自身言行。如“反省”“内省”,源自《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特殊義項與古義

  1. 古代官署名

如“中書省”“尚書省”,為中央行政機構,始于魏晉,隋唐完善為“三省六部制”(《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1. 探親;探望

    動詞,讀作xǐng,指探望尊長。如“省親”“歸省”,見《禮記·曲禮》“昏定而晨省”(《辭源》,商務印書館)。

  2. 知覺;醒悟

    動詞,表覺醒、明白,如“省悟”“不省人事”。王維《渭川田家》“怅然吟式微”注:“式微,胡不歸?胡不歸即‘何不省悟’之意”(《王維集校注》,中華書局)。

三、字源演變

“省”為會意字,甲骨文從“目”從“生”(草木初生),表觀察草木生長;金文演變為“目”加“少”(細微物),強調細察。小篆定型為“眚”省聲,《說文解字》釋為“視也”,本義即審視(《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多音字辨析表

讀音 詞性 含義 例詞
shěng 名詞 行政區劃單位 省份、省會
shěng 動詞 節約;省略 節省、省去
xǐng 動詞 檢查;探望;醒悟 反省、省親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0.
  3. 王力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4. 許慎(清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網絡擴展解釋

“省字”作為詞語的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同時需結合“省”字的多重意義來全面理解:

  1. 作為詞語的“省字”

    • 基本含義:指叙事簡潔,句中無贅字,強調文字的精煉性。例如唐代劉知幾在《史通·叙事》中引用《春秋經》“隕石于宋五”為例,說明增減一字都會破壞表達的平衡,最終以五個字實現簡而達意。
    • 延伸用法:部分語境下也被引申為“避免浪費資源”的成語,但這一用法較少見且權威性較低。
  2. 作為單字“省”的解析

    • 讀音與本義:
      • xǐng:本義為“察看、反省”,如《論語》中的“吾日三省吾身”。
      • shěng:常見含義包括“地方行政區劃”(如“省份”)、“節約”(如“省吃儉用”)。
    • 文字演變:甲骨文從“目”與“屮”(草木),象形會意為“觀察草木生長”,後聲符演變導緻字形變化。

“省字”的核心在于文字的簡潔性,需與“省”的其他含義(如行政區劃、自我反省)區分。其經典用例體現了漢語表達中“以少勝多”的審美追求。

别人正在浏覽...

白亮亮柏馬百役百怨筆陡並頭叢差殊誠切導騎敦風厲俗梵皇奉進止分列式概念的概括高賢膏液關闆官人挂鞋汩惑悍戰合襯皇華回眸一笑鹘莽跏坐靜園卷丹勘實可駭客軍枯魚過河泣樂事勸功靈仙鸬鷀笑幕屋南内鳥火帲幪評閱竊命情頭然許認雞作鳳認爲桑藓深根固柢實濟談不上桃棘趧赽銅管樂同心合膽完保翫兵完地仙韶蕭梁協洽西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