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鈍的意思、根鈍的詳細解釋
根鈍的解釋
佛教語。謂根性笨拙。 唐 顧況 《虎丘西寺經藏碑》:“ 況 受經於叔父,根鈍智短,曾不得乎少分。” 唐 獨孤及 《詣開悟禅師問心法次第寄韓郎中》詩:“障深聞道晚,根鈍出塵難。”
詞語分解
- 根的解釋 根 ē 高等植物莖幹下部長在土裡的部分:根植。根莖。根瘤。根毛。根雕。須根。塊根。紮根。葉落歸根。 物體的基部和其他東西連着的部分:根底。根基。牆根兒。 事物的本源:根源。根由。根本。知根知底。 徹底
- 鈍的解釋 鈍 (鈍) ù 不鋒利,不快,引申為不順利:這把刀真鈍。成敗利鈍。 笨,不靈活:鈍滞(a.遲鈍呆滞;b.不鋒利)。遲鈍。愚鈍。拙嘴鈍舌。 快利銳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根鈍”是佛教術語,指根性愚笨、悟性不足的狀态,具體解釋如下:
-
基本釋義
該詞由“根”(指人的先天禀賦或感知能力)與“鈍”(愚拙、不敏銳)組合而成,表示個體在領悟佛法或修行時因先天資質不足而難以通達真理的狀态。
-
佛教語境中的表現
唐代文獻中常以“根鈍智短”描述修行者資質平庸,如顧況在《虎丘西寺經藏碑》中自述“根鈍智短,曾不得乎少分”,表達對自身悟性局限的感慨。
-
相關文學引用
獨孤及在《詣開悟禅師問心法次第寄韓郎中》詩中寫道“障深聞道晚,根鈍出塵難”,進一步通過詩歌形式展現修行者因根性愚鈍而難以超脫塵世困擾的困境。
-
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現多用于古典文學或佛學研究中,日常語境較少出現,需注意其宗教色彩與曆史語境關聯性。
需注意:不同網頁對“根鈍”的解釋高度一緻,主要差異僅在于引用文獻的詳略程度,未發現歧義或擴展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根鈍:根鈍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指木頭或物體的質地堅硬而鈍。根鈍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字旁和屯字底,總計3個筆畫。根鈍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由于木頭本身堅固而鈍,所以形容物體質地堅硬而不鋒利就用了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根鈍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根鈍的寫法和現代漢字的寫法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差别。
這個詞的一個例句可以是:他們試圖用根鈍的棍子敲開那個堅硬的木頭箱子,但是沒有成功。
關于組詞方面,與根鈍相關的可以是根尖、根粗等。
與根鈍意思相近的詞語可以是堅硬、鈍頭等。
與根鈍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鋒利、尖銳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