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槀粟的意思、槀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槀粟的解釋

猶柴米。《書·禹貢》“三百裡納稭服” 唐 孔穎達 疏:“此當槀粟别納,非是徒納槀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槀粟”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補充說明

  1. 讀音差異:不同來源标注的拼音略有不同,注音為jiē sù,而注音為gǎo sù。根據漢字規範,“槀”通常讀作gǎo(同“槁”),因此gǎo sù 更準确。
  2. 應用場景:多用于古文或特定語境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例如:“家無槀粟”形容生活貧困,缺乏基本物資。

相關擴展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指代,并注意不同文獻中可能的注音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槀粟》是一個漢語詞彙,既有特定的意義,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一個詞組。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米,總共有9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的農業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槀粟」。在古時候,「槀粟」被寫作「柺穌」,但這樣的寫法已經不常見了。 這個詞有兩種解釋。首先,它可以指代一種古代農具,用于打磨谷物。其次,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或比喻一種人的行為或态度。例如,我們可以說有的人行為懶散,就能說他「如槀粟般無人理會」。在這個例句中,「槀粟」用來形容無人關注或忽視的狀态。 關于組詞,「槀粟」可以與其他詞彙結合形成新的意思。例如,我們可以說某人「如槀粟之器」,意思是這個人沒有什麼價值或用處。此外,「槀粟」的近義詞可以是「糠秕」,意思是谷物的雜質,引申為沒有價值或質量不好的事物。與之相反的詞是「珠玉」,意為珍貴的寶物。 總之,「槀粟」是一個有趣的詞彙,既連接了農業文化的傳統,又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狀态或行為。希望以上的解釋能幫助你對這個詞有更好的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