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箨的意思、粉箨的詳細解釋
粉箨的解釋
竹筍的外殼。 唐 李商隱 《自喜》詩:“緑筠遺粉籜,紅藥綻香苞。”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粉籜半開新竹逕,紅包盡落舊桃蹊,不堪終日閉深閨。”參見“ 粉節 ”。
詞語分解
- 粉的解釋 粉 ě 細末兒:粉末。粉劑。粉塵。米粉。花粉。藥粉。漂 * 。 特指化裝用的粉末:香粉。粉墨登場。粉黛。撲粉。粉霜。 用塗料抹刷:粉刷。粉飾。 使破碎,成為粉末:粉碎。粉身碎骨。 白色的或帶粉末的:粉牆
- 箨的解釋 箨 (籜) ò 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粉箨”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1.基本詞義
指竹筍的外殼。這一解釋在多個文獻中均有記載,例如唐代李商隱的詩句“緑筠遺粉籜,紅藥綻香苞”,以及宋代孫光憲的《浣溪沙》中“粉籜半開新竹逕”,均用“粉箨”形容竹筍脫落的表皮。
2.文學意象
古人常以“粉箨”描繪自然景物,如:
- 季節更替:竹筍外殼脫落象征春季新竹生長,如“紅包盡落舊桃蹊”中對比桃花凋零與竹筍新生。
- 清雅意境:與“綠筠”“香苞”等意象組合,體現文人對自然細節的觀察和詩意表達。
3.相關詞彙
“粉箨”與“粉節”可能存在關聯,後者指竹節上的白色粉末狀物質,但具體需結合語境區分。
參考資料說明
以上内容綜合自網絡釋義及詩詞引用,因來源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全唐詩》等古籍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粉箨》這個詞來自于漢語,拆分部首是《⺮》和《粉》。它的筆畫數為12畫。《粉箨》一詞是指一種含有粉末的竹葉,它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被廣泛用于中醫藥領域。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粉竹箹」。在古時候,「箨」的寫法有所不同,漢字書寫的變化與時代的變遷有關。
以下是《粉箨》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1. 這種中藥方子中需要用到粉箨。
2. 我們需要将粉箨煮沸後用于中藥調配。
3. 這片竹葉上有粉箨殘留。
有關《粉箨》的組詞,可以有「粉箨片」「粉箨粉」「箨竹」等。與《粉箨》有類似意義的詞語可以是「竹葉」、「岩竹」等。而與《粉箨》意義相反的詞可能沒有一個明确的漢字對應,因為這個詞是一個具體的物體名稱。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