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寬宏溫和。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寬明弘潤,優遊躇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阮思曠 何如?’曰:‘弘潤通長。’”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惟公少而英明,長而弘潤。”
(2).宏偉圓潤。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箴全禦過,故文資确切;銘兼襃讚,故體貴弘潤。其取事也必覈以辨,其摛文也必簡而深,此其大要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禅》:“ 秦皇 銘 岱 ,文自 李斯 ,法家辭氣,體乏弘潤。” 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鐘鼎靈長,故弘潤而簡貴;山嶽氣壯,乃肅括而華腴。”
(3).謂補充潤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 賈充 初定律令,與 羊祜 共咨太傅 鄭沖 , 沖 曰:‘ 臯陶 嚴明之旨,非僕闇懦所探。’ 羊 曰:‘上意欲令小加弘潤。’ 沖 乃粗下意。”
“弘潤”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寬宏溫和
指性格或氣度寬厚溫和,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修養。例如《琴賦》中“寬明弘潤”,以及《世說新語》對人物“弘潤通長”的評價。此義項還引申為“廣泛傳播善行”,如善行如水滋潤萬物般惠及他人。
宏偉圓潤
多用于文學或藝術領域,形容風格既宏大又有潤澤感。如《文心雕龍》提到銘文需“體貴弘潤”,強調文風應兼具壯闊與細膩。
補充潤色
指對文字、作品進行修飾和完善,使其更流暢或完整。例如“謂補充潤色”的表述。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琴賦》《世說新語》等文獻。
《弘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擴大和潤飾。它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背景,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語。
《弘潤》的部首是弓,總筆畫數為9劃。
《弘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比如《論語》和《詩經》等。它的繁體字為「弘潤」,字形稍有變化,但意義和發音相同。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弘潤」通常采用隸書或篆書的寫法。這些書體注重線條的流暢和規範,給人一種古樸而莊重的感覺。
- 他希望能夠弘潤自己的音樂才華,影響更多的人。
- 這位藝術家以其畫筆的弘潤之力,将尋常的場景變成了藝術的傑作。
組詞:弘揚、弘圖、弘法、潤物、潤澤。
近義詞:擴大、寬廣、壯大、豐富。
反義詞:縮小、收斂、枯竭、幹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