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箨的意思、粉箨的详细解释
粉箨的解释
竹笋的外壳。 唐 李商隐 《自喜》诗:“緑筠遗粉籜,红药绽香苞。”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粉籜半开新竹逕,红包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参见“ 粉节 ”。
词语分解
- 粉的解释 粉 ě 细末儿:粉末。粉剂。粉尘。米粉。花粉。药粉。漂 * 。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粉。粉墨登场。粉黛。扑粉。粉霜。 用涂料抹刷:粉刷。粉饰。 使破碎,成为粉末:粉碎。粉身碎骨。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粉墙
- 箨的解释 箨 (籜) ò 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粉箨”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1.基本词义
指竹笋的外壳。这一解释在多个文献中均有记载,例如唐代李商隐的诗句“緑筠遗粉籜,红药绽香苞”,以及宋代孙光宪的《浣溪沙》中“粉籜半开新竹逕”,均用“粉箨”形容竹笋脱落的表皮。
2.文学意象
古人常以“粉箨”描绘自然景物,如:
- 季节更替:竹笋外壳脱落象征春季新竹生长,如“红包尽落旧桃蹊”中对比桃花凋零与竹笋新生。
- 清雅意境:与“绿筠”“香苞”等意象组合,体现文人对自然细节的观察和诗意表达。
3.相关词汇
“粉箨”与“粉节”可能存在关联,后者指竹节上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但具体需结合语境区分。
参考资料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自网络释义及诗词引用,因来源权威性较低,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全唐诗》等古籍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粉箨》这个词来自于汉语,拆分部首是《⺮》和《粉》。它的笔画数为12画。《粉箨》一词是指一种含有粉末的竹叶,它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是「粉竹箹」。在古时候,「箨」的写法有所不同,汉字书写的变化与时代的变迁有关。
以下是《粉箨》这个词的一些例句:
1. 这种中药方子中需要用到粉箨。
2. 我们需要将粉箨煮沸后用于中药调配。
3. 这片竹叶上有粉箨残留。
有关《粉箨》的组词,可以有「粉箨片」「粉箨粉」「箨竹」等。与《粉箨》有类似意义的词语可以是「竹叶」、「岩竹」等。而与《粉箨》意义相反的词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汉字对应,因为这个词是一个具体的物体名称。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