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散的意思、風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散的解釋

1.謂如風消散。《後漢書·劉陶傳》:“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 武關 ,北徙 壺谷 ,冰解風散,唯恐在後。”

2.風教散播。《晉書·文苑傳·李充》:“澤洽而濡,化流風散,比屋同塵而人罔僭亂。”

風吹散。 唐 儲光羲 《臨江亭五詠》之二:“潮生 建業 水,風散 廣陵 煙。” 唐 韋應物 《陪王卿郎中遊南池》詩:“露浥荷花氣,風散柳園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風散

一、基本釋義

  1. 風吹而消散

    指物體隨風飄散、消失。如《漢語大詞典》引《文選·謝朓〈和徐都曹〉》“青苔日夜黃,芳蕤成宿楚”句,李善注:“蕤,草木華盛貌。風散故成宿楚。”此處“風散”形容草木因風吹而凋零飄散。

  2. 如風般消逝

    比喻事物迅速消散或消亡。如《漢語大詞典》釋例:“世事如風散,不可複追。”喻指世事變遷無常,轉瞬即逝。

二、中醫引申義

  1. 外感風邪導緻的疏散病證

中醫術語中,“風散”指因風邪侵襲體表,引起氣血失和、腠理疏松的病機狀态。《中醫大辭典》載:“風性開洩,易緻腠理疏松,津液外洩”,表現為汗出、惡風等症狀。

  1. 方劑功效描述

    部分方劑以“疏風散邪”為功效,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的“消風散”,主治風邪郁于肌表所緻的疹癢、頭痛等症,強調其“驅風散熱”之功。

三、文獻考據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12冊),商務印書館,2001年。
  2. 《中醫大辭典》(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
  3.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校注》,王綿之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
  4. 《淮南子集釋》,何甯撰,中華書局,1998年。

參見:風邪、消風散、疏風解表

網絡擴展解釋

“風散”是“風散”的繁體寫法,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如風消散
    指事物像被風吹散般迅速消失。例如《後漢書·劉陶傳》中的“冰解風散”,形容人群因恐慌而四散逃離的狀态。

  2. 風教散播
    比喻文化或教化如風一般廣泛傳播。《晉書·文苑傳》用“化流風散”描述教育理念的普及。

二、詞語結構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意象
    如唐代儲光羲詩句“風散廣陵煙”,以風吹煙霧描繪景色的朦胧美。
  2. 醫學術語
    現代語境下,“疏風散”等中藥方劑名稱沿用此詞,強調驅散風邪的療效。

四、例句參考

五、延伸理解

該詞兼具動态畫面感與抽象文化内涵,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例如,描述自然現象時側重消散過程,涉及社會文化時則強調傳播範圍。

别人正在浏覽...

半點拔授邊務踣踬承顔候色車瓦赤卉吹篪除壇餈團從善如流單作動态隊率笃性放恕伏法受誅浮滿高腔高陽公子佹得護練建安七子假赈譏察節止及瓜詈诟麗缛六魄漏洞百出滿口旄氈杪末密發命舃民民末代孫南隆皮下破土青鐵硯起絨畎戎驅逐令螪何善習申滌繩督身退功成石坼詩匠釋神探官淘真違遶勿庸像生西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