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鋸斧钺的意思、刀鋸斧钺的詳細解釋
刀鋸斧钺的解釋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嚴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翁無煩怒!有新婦在,刀鋸斧鉞,婦自受之,必不令貽害雙親。” 瞿秋白 《亂彈·水陸道場·民族的靈魂》:“這些閻王也正在準備着刀鋸斧钺,油鍋炮烙,大家商量着怎樣來瓜分脔割。”
詞語分解
- 刀鋸的解釋 古代刑具。亦指刑罰中刑用刀鋸。;;《漢書;刑法志》詳細解釋.刀和鋸。古代刑具。亦代指刑罰。《國語·魯語上》:“中刑用刀鋸。” 韋昭 注:“割劓用刀,斷截用鋸。”《史記·範雎蔡澤列傳》:“設刀鋸以禁奸
- 斧钺的解釋 亦作“ 斧戉 ”。斧與钺。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罰、殺戮。《左傳·昭公四年》:“王弗聽,負之斧鉞,以徇於諸侯。”《漢書·天文志》:“ 梁王 恐懼,布車入 關 ,伏斧戉謝罪,然後得免。” 宋 嶽飛 《乞褒
網絡擴展解釋
“刀鋸斧钺”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指古代四種刑具(刀、鋸、斧、钺),借代嚴酷的刑罰或暴力手段。其中,“斧钺”多用于斬首,“刀鋸”則用于截肢等肉刑,反映了古代刑罰的殘酷性。
2.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東漢班固《漢書·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鑿。”。此句将刑罰分為不同等級,強調“斧钺”“刀鋸”在刑律中的重要性。
3.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作賓語或定語,多用于描述嚴酷的刑罰或威脅。
- 文學引用: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小翠》中曾用:“翁無煩怒!有新婦在,刀鋸斧钺,婦自受之,必不令贻害雙親。”,體現為代人受過的犧牲精神。
4.延伸含義
除字面刑具外,該詞也暗喻高壓統治或精神壓迫,如瞿秋白在文學作品中以此比喻舊社會的壓迫。
5.近義詞與關聯
類似表達有“刀鋸鼎镬”(烹煮酷刑),均屬古代刑罰相關的成語。
以上内容綜合了《漢書》、清代小說及現代詞典釋義,完整出處和用例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刀鋸斧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這個詞指的是各種銳利的切割工具,如刀、鋸、斧頭和钺。
拆分部首和筆畫:該詞的部首是刀字旁(刀),拆分成4個筆畫(刀-3,幹-3,戈-4,刂-2)。
來源:《刀鋸斧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典籍中,用來形容各種不同類型的兵器和工具。
繁體字:刀鋸斧鉞
古時候漢字寫法:刀鋸斧钺
例句:他使用刀鋸斧钺修剪了樹枝。
組詞:刀劍、鋸齒、斧頭、钺斧
近義詞:兵器、切割工具、鑿子
反義詞:繡花針、鐵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