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肅奉的意思、肅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肅奉的解釋

恭敬地接受或遵奉。《晉書·禮志下》:“欽承舊章,肅奉典制。” 隋炀帝 《設齋願疏》:“肅奉明詔,暫輟監國,巡慰 淮揚 ,銜龥毗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肅奉是漢語中一個莊重典雅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義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1. 字義解析:

    • 肅:本義為恭敬、莊重、嚴謹。《說文解字》釋為“持事振敬也”,指做事時保持敬畏、認真的态度。引申為恭敬地引進、整饬、清除等義,核心在于表達一種發自内心的敬慎之情。
    • 奉:本義為恭敬地捧着、承受。《說文解字》釋為“承也”,指接受并承擔。引申為進獻、侍奉、遵循、信奉等義,核心在于表達接受并執行、遵從的行為。
    • 合義:将“肅”的恭敬、嚴謹态度與“奉”的接受、執行行為相結合,“肅奉”整體意為懷着極其恭敬、莊重、謹慎的态度去接受、遵循或執行(某項命令、旨意、職責等)。它強調的不是簡單的服從,而是内心充滿敬畏與鄭重其事地去履行。
  2. 文獻用例與釋義: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用于臣子對君命、下屬對上級指示、或對神明旨意的态度。例如:

    • 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有“肅奉聖旨”的表述,意指恭敬地接受并遵從皇帝的诏令。
    • 在宗教或莊重場合,也用于表示對神谕或重要信條的虔誠信奉和遵循。

    綜合釋義:“肅奉”指以極為恭敬、嚴肅、謹慎的态度接受并遵行(命令、旨意、職責等)。它蘊含着一種發自内心的敬畏感和鄭重其事的責任感。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肅奉”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含義

肅奉(sù fèng)指對神明、尊貴人物或權威表示恭敬與順從,包含态度和行為兩層含義。其中“肅”意為莊重、恭敬,“奉”表示遵從、敬仰。


二、詳細解釋

  1. 态度層面
    強調内心的敬畏與外在的莊重,例如在宗教儀式中信徒對神明的虔誠跪拜,或對長輩、上級的尊敬态度。

  2. 行為層面
    引申為恭敬地接受或遵守,如《晉書·禮志下》中“肅奉典制”,指嚴格遵循制度;隋炀帝诏書中“肅奉明诏”表示對诏令的鄭重執行。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晉書》或隋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矮林艾蕭擺槊便孽不可勝言不知去向城垛口乘龍重影躭樂大仰爬腳子獨茅伐冰之家梵山烽戍孚合該見箇箇官報私仇還軒唅呀寒蜒豪氣元龍幻耀混沌湖石家問擊髀急杵擣心鏡凈荊南徑趣擊轅君子行恺恻刻符來今拉偏架了哨糧棧隆興鸾俦鳳侶鳴鳳記潑言語撁索騎曹瘸腿桑樸閃耀神期蛇形孀妻弱子莎草宿夜太極拳跳黃浦鐵道部僞戾無法憲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