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德臘的意思、道德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德臘的解釋

道教五齋祭日之一。指農曆七月七日。《雲笈七籤》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五臘日并宜修齋,并祭祀先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德臘,又稱“道德臘日”,是中國道教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祭祀節日,特指農曆七月七日。其核心含義可從名稱拆解與道教文化背景兩方面闡釋:

  1. “道德”的意涵

    此處的“道德”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倫理規範概念,而是源于道教教義的根本信仰。

    • “道”:指宇宙的本源、本體和運行規律,是道教最高信仰。《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德”:指“道”的具體體現、功用和屬性,是萬物得之于“道”的内在本質。《道教義樞》指出:“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因此,“道德”在此代表道教信仰的核心對象——至高無上的“道”及其化育萬物的德性。

  2. “臘”的意涵

    “臘”在此指道教的重要祭祀節日,稱為“五臘日”之一。

    • 五臘日:道教認為天地水三官在特定日期考校功過,這些日子即為齋戒祭祀、忏悔祈福的良辰。據《赤松子章曆》記載:“五臘日者: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七月七日道德臘,十月一日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王侯臘。”
    • 祭祀本質:“臘”的本義與歲末祭祀百神有關,道教吸收此傳統,賦予其宗教内涵,成為祭祀天地神靈、祖先及自我修持的重要節點。
  3. “道德臘”的完整釋義

    綜合而言,道德臘指道教五臘日中專為祭祀“道”與“德”這一根本信仰而設的特定節日,時在農曆七月七日。 在這一天,道教信衆會舉行齋醮儀式,誦經禮忏,祭祀神靈與祖先,反省自身言行,積累功德,以求消災解厄、增福添壽,并表達對宇宙本源“道”及其化育之功“德”的尊崇與感恩。

  4. 文化習俗與意義

    • 齋戒祈福:道士與信衆于此日持齋守戒,參與宮觀舉行的法會,通過科儀溝通神靈,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家宅平安。
    • 忏悔罪過:道教認為此日是“五帝校定生人骨業”之時,是反省過錯、忏悔罪業、祈求赦免的重要時機。
    • 祭祀祖先:如同其他傳統節日,道德臘也包含慎終追遠、祭祀祖先的内容。
    • 融合性:農曆七月七日也是七夕節(乞巧節),道德臘與這一民俗節日在時間上重合,體現了道教文化與民間習俗的交融。

道德臘是根植于道教核心教義“道”與“德”的宗教節日,定于農曆七月七日。它不僅是道教信衆齋醮祭祀、忏悔祈福、尊崇根本信仰的神聖時刻,也融入了祭祀祖先等傳統習俗,是道教歲時禮儀體系(五臘日)中的重要一環。

參考資料來源:

  1. 老子.《道德經》(傳世本第四十二章).
  2. 孟安排.《道教義樞·道德義》.
  3. 道教經典.《赤松子章曆·卷二》.
  4. 《雲笈七籤》卷三十七引《三洞奉道科》.

網絡擴展解釋

道德臘是道教傳統中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道德臘屬于道教「五臘」齋祭日之一,特指農曆七月七日。五臘日包括:

    • 天臘(正月一日)
    • 地臘(五月五日)
    • 道德臘(七月七日)
    • 民歲臘(十月一日)
    • 王侯臘(十二月八日)
  2. 宗教意義
    道教認為五臘日是「五帝校定生人罪福」之日,信徒需在此日修齋祈福、祭祀祖先,以積德消災。道德臘的習俗與道教強調的倫理修行密切相關,體現了對自然時序與道德規範的結合。

  3. 文獻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道教典籍《雲笈七籤》,記載:「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五臘日并宜修齋,并祭祀先祖」,說明其曆史可追溯至宋代以前。

  4. 現代關聯
    農曆七月七日同時是七夕節,但道德臘與七夕的民間愛情傳說屬不同文化體系。道教傳統中,此日更側重清修與倫理實踐,而非世俗慶祝。

如需進一步了解五臘日的完整内容或具體齋儀形式,可參考《雲笈七籤》等道教經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寶璐奔遯表文臂肩珌佩不卑不亢殘杯冷炙穇子草甸子剗内車枕雠家爨下傎踬飯盒風餐露宿風疹塊鞈革工段弓兆懷孕黃甲黃虞夥房绛霄肩寬煎迫挢捎鲸波錦裡九元機械唯物主義君國老父母涼薄绫羅禮至昧信娩娠貉道磨菇納異盤梯青衫司馬芹泥軟靠是察屎橛子儵忽樞機絲緍私嗜廳局級脫粟萬慮文宗閣五甲消聲匿影析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