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為貧窮所累。 清 李塨 《答馮樞天書》:“及今閲來教,乃知深以 習齋 學為是,特貧累遂躭閣也。”
“貧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貧累”指因貧窮而受到拖累,強調經濟困頓對生活或發展的負面影響。例如清代李塨在《答馮樞天書》中寫道:“特貧累遂躭閣也”,意為“因貧窮而耽誤了事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貧累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生活困苦、貧窮潦倒的狀态。
貧累的部首是貝,總筆畫數為12。
貧累通假字為貧困,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獻記載。
貧累的繁體字為貧累。
在古代,貧累的字形稍有變化,首字的貝部寫作貝貫,後字的離部寫作禸。整體形狀相似,略有差異。
1. 他家境貧累,大部分時間都在為了生計奔波。
2. 這個地區的居民普遍生活貧累,迫切需要政府的幫助。
3. 盡管貧累,他始終堅持努力工作,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夢想。
1. 貧累狀:形容生活困苦的狀态。
2. 貧累戶:指生活貧窮潦倒的人家。
3. 貧累生活:指貧窮困苦的生活方式。
1. 窮困:財産極度匮乏的狀态。
2. 潦倒:形容生活不幸、困苦、貧乏。
3. 窘迫:指生活拮據、困苦不堪的狀态。
1. 富裕:指財富豐厚、生活優裕的狀态。
2. 舒適:指生活安逸、無憂無慮的狀态。
3. 富足:指財産豐富,生活物質上毫無缺乏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