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飾以刺繡的薄絹。《詩·唐風·揚之水》“素衣朱襮” 毛 傳“襮,領也。諸侯繡黼丹朱中衣” 漢 鄭玄 箋:“繡當為‘綃’。綃黼丹朱中衣,中衣以綃黼為領,丹朱為純也。” 孔穎達 疏:“《魯詩》以綃為綺屬,然則綃是繒綺别名,於此綃上刺為繡文,故謂之綃黼也。”
根據搜索結果的綜合整理,“绡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偶見于形容精緻高雅的事物或曆史文化讨論中。
绡黼,讀音為xiāo fū,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含義是指精美細膩的絲織品。它源自于古代的文字演變和發展。
绡黼是由“纟”和“弗”兩個部首構成的。其中,“纟”,讀音為sī,表示纖維或織物;“弗”,讀音為fú,表示覆蓋、遮蓋的意思。整個詞語的筆畫總數為16畫。
绡黼最早出現在古代《說文解字》一書中,是秦朝時期徐福編纂的一部漢字字典。在繁體字中,绡黼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绡黼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漢代時期的字形“绡”是由“纟”和“肖”兩個部分組成,而“黼”則由“弗”和“⺶”兩個組件構成。
1. 她穿着一件绡黼做的旗袍,顯得格外華麗。
2. 這款绡黼寬松的衣裳舒適而婉約。
绡黼織衣、绡黼裙子、绡黼絲巾
錦繡、綢緞、紡織品
粗布、粗糙、毛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