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圖箓。圖谶符命之書。録,通“ 籙 ”。《淮南子·人間訓》:“ 秦皇 挾録圖,見其傳曰:亡 秦 者 胡 也。”《藝文類聚》卷十一引《河圖挺佐輔》:“魚汎白圖,蘭葉朱文,以授 黃帝 ,名曰録圖。”
“録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録圖”即“圖箓”,指代圖谶符命之書,是古代預言、占卜或象征天命的神秘文獻。其中“録”通“籙”(簡化為“箓”),意為符命或預言書。
録圖多與古代帝王權術相關,用于證明統治合法性(如黃帝、秦始皇的傳說),屬于谶緯文化的一部分。
提示: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研究文獻或曆史文本解讀。若需進一步了解“圖箓”相關文化,可參考《淮南子》等典籍。
《録圖》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記錄圖像或圖畫的意思。
《録圖》的部首是金字頭,總共有14個筆畫。
《録圖》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使用,用于描述人們記錄圖像或圖畫的行為。
《録圖》這個詞的繁體形式為《錄圖》。
在古代,漢字《録圖》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現代寫法的特點。
他用相機《録圖》了整個旅行過程。
《録圖》的相關組詞有:録音、録像、録音機、録像帶等。
《録圖》的近義詞有:記圖、繪圖、畫圖等。
《録圖》的反義詞可以是:删圖、擦圖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