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賜的意思、赤賜的詳細解釋
赤賜的解釋
指 孔子 學生 公西赤 ( 子華 )和 端木賜 ( 子貢 )。兩人均善于辭令,故并稱。 漢 桓寬 《鹽鐵論·國疾》:“今辯訟愕愕然,無 赤 賜 之辭,而見鄙倍之色,非所聞也。”
詞語分解
- 赤的解釋 赤 ì 紅色,比朱色稍暗的顔色:赤血。赤字。 真誠,忠誠:赤誠(極其真誠)。赤忱。赤子(純潔無暇的初生嬰兒,古代亦指百姓)。赤膽忠心。 空無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裡。 裸露:赤腳(光腳)。 筆畫數:
- 賜的解釋 賜 (賜) ì 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賜予。賜死。賞賜。恩賜。 敬辭:請賜教。希賜函。 賞給的東西,給予的好處:厚賜。受賜良多。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赤賜”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人物
“赤賜”指孔子的兩位弟子:公西赤(字子華)和端木賜(字子貢)。兩人因擅長外交辭令與辯論,故被并稱。
二、出處與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桓寬的《鹽鐵論·國疾》,文中提到:“今辯訟愕愕然,無赤賜之辭,而見鄙倍之色”,側面反映了兩人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突出能力。
三、人物簡介
- 公西赤:以精通禮儀著稱,曾參與諸侯會盟等外交活動。
- 端木賜:孔門“言語科”代表人物,善于經商和外交,《論語》中記載其多次代孔子出使諸侯國。
四、其他說明
“赤賜”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合稱用法,類似“孔顔”(孔子與顔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研究文獻或曆史類文本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兩人的具體事迹,可參考《論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賜(chì cì)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天賜,天與地互通之意。下面我來給你解釋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以及其來源和其他相關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赤賜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第一個部首是“赤字旁”,表示與火、紅色相關的意義。第二個部首是“貝字底”,表示與財富、禮物相關的含義。這個字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赤賜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成。赤字旁代表火的意義,表達了天與地之間相互交流和傳遞的概念。人們相信天地之間的連接是由于上天的賜福。
繁體字:
赤賜的繁體字為「赤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赤賜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甲骨文和金文時期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然而,這個詞的基本含義和概念仍然保持不變。
例句:
1. 大自然賦予我們赤賜的太陽能。
2. 那位運動員以頑強的毅力戰勝困難,獲得了赤賜的勝利。
組詞:
赤字、赤色、賦予、賜予、天賜
近義詞:
賜予、給予、施予
反義詞:
剝奪、失去、缺乏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