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印本。 明 楊慎 《<新刊岑嘉州詩>序》:“ 岑 詩故有鏤本,歲漸漫滅。”
“镂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刻印本,特指通過雕刻工藝制作的印刷版本。以下為詳細解釋及相關信息:
“镂”的含義:
“本”的含義:
文獻例證:
“镂本”是傳統印刷技術的重要術語,體現了古代書籍制作的工藝特點。若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背景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古籍文獻或印刷史研究資料。
《镂本》指的是一種裝訂工藝,将紙張等材料雕刻成精美的裝飾圖案或文字,使之成為一本精緻并獨特的書籍。
《镂本》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音部"與"書部"兩個部首,音部在左邊,書部在右邊。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镂"字總計有19個筆畫。
《镂本》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镂"是指雕刻,"本"則是指書籍。在古代,镂刻技藝在裝飾文化中得到廣泛應用,因此,将雕刻技藝應用在書籍裝飾中便形成了"镂本"這一概念。
在繁體字中,"镂本"則被寫作"鏤本"。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古時候"镂"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中間的"口"字旁曾寫作"㑈"。
1. 這本《镂本》展示了中國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藝。
2. 收藏家特别喜愛那些有着精美镂刻的《镂本》。
1. 镂刻
2. 镂花
3. 镂空
1. 雕版
2. 石印
3. 鉛版
1. 平裝
2. 簡裝
3. 裸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