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恭敬而又局促不安。 宋 文同 《将赴洋州書東谷舊隱》詩:“一從入仕路,行步每踖踧。” 清 趙翼 《簷曝雜記·徐健庵》:“嘗有人日具名紙謁其門,必餽司閽者十金,而不求見,但囑以名達 徐 而已。閽人怪之,密以白 徐 。 徐 令留見之,其人故作踖踧狀,謂吾誠意未到,不敢求見也。”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八引 清 孫雲鳳 《賀新涼》詞:“本借湖山供笑傲,何意翻多怒觸,披讀處,難勝踖踧。”
(2).徘徊不進貌。 清 許乃谷 《七裡溝建橋歌》:“濁流怒捲石如屋,亂舞江心擲平陸。一心利濟豈無人,到此驚嗟都踖踧。”
關于“踖踧”的詞義解析如下:
該詞存在兩種可能的書寫形式:
建議優先采用“踧踖(cù jí)”的規範寫法,避免歧義。若在古籍中遇到“踖踧”,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為同義詞異寫現象。
《踖踧》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疲勞困乏的樣子。
《踖踧》的部首是⾹(香字旁),總筆畫數為16。
《踖踧》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是明代許立言所編的字書《字始》中收錄的詞語。該書以彙總各種古代字書為基礎,整理了大量的漢字信息。
《踖踧》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踖踧」。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始終較為繁複,對于《踖踧》一詞,古代的寫法存在較大的差異。然而,隨着文字的發展與演化,現代的寫法相對固定且一緻。
1.他整天勞累工作,看起來非常踖踧。
2.經過一天的長途旅行,他們已經感到踖踧不堪。
踖踧沒有常見的組詞。
疲憊、疲乏、倦怠
精神、充沛、有活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