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悅的意思、兌悅的詳細解釋
兌悅的解釋
亦作“兌說”。喜悅。 宋 王禹偁 《中書試诏臣僚和禦制雪詩序》:“天顔兌悅,臨軒乍滿於重瞳;民心乂安,在野惟聞於皷腹。” 宋 範仲淹 《紀送太傅相公歸阙》詩:“歸赴誕辰知兌説,輕安拜舞壽觴前。”
詞語分解
- 兌的解釋 兌 ì 交換:兌換(用一種貨币換另一種貨币)。兌現。彙兌(兩地通過信件或電報交換款項)。 液體從一個容器注入另一個容器,一種東西攙到另一種東西裡去:兌點熱水。 八卦之一,代表沼澤。 直:“松柏斯兌”。
- 悅的解釋 悅 è 高興,愉快:喜悅。愉悅。和顔悅色。心悅誠服。取悅于人。 使愉快:悅耳。賞心悅目。 姓。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兌悅"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含義可以從字義和古籍用例兩方面理解:
-
核心含義:喜悅、愉悅
- "兌"在古代通"悅",表示高興、愉快。《說文解字》釋"兌"為"說也",段玉裁注:"說者,今之悅字。"《康熙字典》引《易·說卦》:"兌,說也。" 均表明"兌"有"喜悅"之義。
- "悅"本身即表示高興、愉快。
- 因此,"兌悅"可視為同義複合詞,強調内心的喜悅、愉悅之情。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指出:"兌,假借為悅。" 進一步佐證了這種通假關系。
-
引申含義:和悅、溫順
- 由内心的喜悅引申,可形容态度或表情的和順、溫婉。如《荀子·修身》中提到"佞兌而不曲",楊倞注:"兌,悅也。" 意指谄媚逢迎而不曲意。雖為貶義用法,但體現了"兌"與态度相關的含義。用于正面時,"兌悅"可指和悅溫順的樣子。
"兌悅"意指内心的喜悅、愉悅,并可引申形容态度或神情和順溫婉。它是一個古雅詞彙,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或對古漢語的研究中。
參考來源:
- 許慎. 《說文解字》. 對"兌"字的解釋。
-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對"說"與"悅"關系的注解。
- 張玉書等. 《康熙字典》. 引《易·說卦》釋"兌"。
- 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 指出"兌"假借為"悅"。
- 荀況. 《荀子·修身》. 使用"兌"的例句及楊倞注。
網絡擴展解釋
“兌悅”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詞義
“兌悅”意為喜悅、愉快,常見于宋代文獻中。該詞由“兌”和“悅”組成:
- “兌”:在甲骨文中原為“說(yuè)”或“悅”的本字,字形描繪人張口笑的狀态,後引申為心情舒暢。
- “悅”:直接表示愉悅、歡喜。兩者結合後,“兌悅”更強調内心的滿足與歡喜。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
描述情緒狀态:多用于形容人因達成願望、獲得利益或感受到和諧氛圍而産生的愉悅心情。例如:
- 宋代王禹偁《中書試诏臣僚和禦制雪詩序》:“天顔兌悅,臨軒乍滿于重瞳。”(形容帝王面露喜色)。
- 範仲淹《紀送太傅相公歸阙》詩:“歸赴誕辰知兌說,輕安拜舞壽觞前。”(表達歸鄉慶壽的歡欣)。
-
引申含義:部分現代解讀認為可引申為“互利共赢的愉悅交易”(如),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佐證,需謹慎使用。
三、相關說明
- 異體寫法:也作“兌說”,如《周易·乾卦》中“兌悔”等表述可能與“兌悅”有詞源關聯。
- 近義詞:歡愉、欣悅;反義詞:憂愁、悲戚(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宋代詩文注本(如、4、7的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愎榜棰飽谙世故拔涉駁複不辱使命裳衣癡情刺股懸梁大共地狼洞敞附膻膏粱錦繡篙梢嘎七馬八冠代顧言宏亮活蹦活跳鲛函靜守鑛油來複日略有兩同心六壬買賤賣貴铓穎梅花句磨刀不誤砍柴工南亭亭長内潤年頭月尾批辦前期前歲俏影慶功請實湫陋氣宇軒昂啟祯如臯雉售奸壽聯豎亥伺隙松台蘇步青天筭惕兢團書兔頭獐腦枉騎圍裙無柯詳析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