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蠢才、笨蛋。《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 思潮 等死, 陳道庠 懼,不自安,其友 鄧伸 以 荀悅 《漢紀》遺之, 道庠 莫能曉, 伸 駡曰:‘憝獠! 韓信 誅而 彭越 醢,皆在此書矣!’ 道庠 悟,益懼。”
“憝獠”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根據搜索結果中的信息,可作如下解釋:
1. 基本含義
“憝獠”讀音為duì liáo,通常被解釋為“蠢才、笨蛋”,帶有貶義色彩。其中,“憝”本意為怨恨或指惡人(如成語“元惡大憝”指首惡),“獠”則常用于古漢語中對少數民族的泛稱,含有輕蔑意味(如“獦獠”)。兩字組合後,詞義偏向對人的愚鈍或粗野的斥責。
2. 使用與語境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為罕見,主要出現在部分方言或古籍中。例如網絡釋義提到其為“猶蠢才、笨蛋”,但需注意這類解釋的權威性較低,可能缺乏廣泛文獻支持。此外,其他搜索結果中出現的“獦獠”(gé liáo)與之字形相近但含義不同,後者多指古代南方少數民族或形容“像野獸一般”的習性(如、8、10),需注意區分。
3. 建議參考方向
由于“憝獠”并非現代常用詞彙,若需更嚴謹的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或結合具體古籍用例分析。當前網絡釋義可能存在地域性或非正式表達,使用時應謹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