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聞夕改的意思、朝聞夕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聞夕改的解釋

[one heard in the morning and amended in the evening] 早上聽見自己的過失,晚上就改正

詳細解釋

見“ 朝過夕改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聞夕改"是漢語中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早晨聽到正确的道理或意識到錯誤,傍晚便立即改正,強調及時修正言行、追求進步的态度。該成語由"朝聞"與"夕改"兩個動賓結構組成,形成時間對比,凸顯行動力與自省意識。

從語義演變看,成語脫胎于《論語·裡仁》"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哲學思想,後經《晉書·周處傳》"古人貴朝聞夕改"的提煉定型,成為中華文化中修身自勵的典範表達。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特指"早晨聽到他人指出過錯,晚上就改正",體現對批評建議的積極接納(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現代《現代漢語詞典》進一步闡釋其應用場景,既可用于形容個人品德修養中的知錯能改,如"他在會上接受意見後朝聞夕改,次日便調整工作方案";也適用于集體或組織及時糾正偏差,如"政府部門朝聞夕改的工作作風獲得民衆好評"(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其近義詞"知過必改""從善如流"與反義詞"怙惡不悛""積習難改"共同構成完整的語義網絡。

網絡擴展解釋

“朝聞夕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的字面意思是“早晨聽到道理或過失,晚上就改正”,核心強調及時、迅速改正錯誤的态度。例如《晉書·周處傳》記載周處改過自新的典故,即體現此意。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晉書·周處傳》:“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塗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這裡通過周處聽取勸谏後立刻改過的事例,突出成語的積極意義。

三、用法與語境

  1. 褒義用法:多用于稱贊人勇于接受批評、知錯能改,如“他具備朝聞夕改的品格”。
  2. 語法功能:常作賓語或定語,例如“我們要做到朝聞夕改”。
  3. 注意誤區:個别文獻(如)提到“變化無常”的引申義,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四、近義詞與擴展

五、現代啟示

該成語在現代語境中常用于強調快速響應與自我修正能力,尤其在教育、職場等場景中,倡導“知錯即改”的積極态度。


提示:若需查看完整典故或不同文獻中的用法差異,可參考《晉書》原文及漢典、國學大師等權威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把弄卑孼陂塘柳塵埋馳精寵憚倉兄大官蔥大意吊卷棟梁材抖亂短價都辇惡垜娥魄發狂變死訪恤逢長分疎挂鈎刮舌子梏桎鶴辂紅綸黃人守日混鬥儉不中禮監伺家術接頭兒浸假九合酒米可願蠟盤兩重人格亂歲蒙古兒木囚恁地逆拒杷頭齊東輕醇髯須參軍如馨歃盟畬民失寵樹屏書生之見司李鐵落銅刻微論為淵驅魚,為叢驅爵文告武溪笛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