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乘佛教後起的一派,相對于“顯教”而言。 唐 開元 年間由 善無畏 、 金剛智 等傳入 中國 。自稱受于法身佛 大日如來 親證的秘密法門和真實言教。主要經典為《大日經》、《金剛頂經》和《蘇悉地經》。兩部秘法為“胎藏界”與“金剛界”。儀軌嚴格複雜,須由上師秘密傳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過“三密相應”(結印、持咒、觀想)而達到身、口、意“三業清淨”,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 中國 西藏 等地區的,稱為“藏密”(俗稱“喇嘛教”);傳入 日本 的,一般稱為“真言宗”。 唐 獨孤及 《佛頂尊勝陁羅尼幢贊序》:“故諸法生於假名,非智無以調伏故,大音傳於密教,茫茫五濁,客塵覆之。”
密教,又稱密宗、真言宗或金剛乘,是佛教的重要分支,其核心特點與解釋如下:
密教屬于大乘佛教體系,自稱受法身佛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親傳秘密法門,強調通過口傳、心授等隱秘方式傳承教義。它起源于公元7世紀左右的印度,融合了婆羅門教咒術和民間信仰,後經龍猛、龍智等祖師傳承,于唐代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開元三大士)傳入中國,形成純密體系。
顯教為釋迦牟尼公開宣說的教法,而密教自視為法身佛直接傳授的秘奧法門,強調儀軌複雜、師承嚴格,修行内容不公開。
因重視真言咒語稱“真言宗”,以金剛不壞之志喻為“金剛乘”,在藏傳佛教中地位顯著,對東亞宗教文化影響深遠。
如需更完整的傳承脈絡或具體儀軌細節,可進一步查閱佛教史專著或寺院文獻。
密教是佛教的一個宗派,源自印度,是佛教三大教派之一,與其他兩大教派:南傳上座部和北傳大乘教派不同,密教注重通過秘密的儀式和口傳心傳的方式來達到解脫和覺悟的境界。
密教的拆分部首為宀(mian)和讠(yan),它的總筆畫數是15畫。
密教起源于印度,大約形成于公元5世紀左右。傳入中國後,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并發展出了獨特的風格。
密教的繁體字為「秘密宗」。
古時候,密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所不同,常用的寫法為「密教」。
1. 我在學習密教的修行方法,希望能夠提升自身的靈性。
2. 密教強調修行者與佛菩薩之間的密切聯繫。
1. 密教徒:指信仰和修行密教的人。
2. 密教法師:指傳授密教修行法門的高級修行者。
1. 金剛乘:又稱金剛部,是密教的代表之一。
2. 梵行:又稱梵行密教,也是密教的一種形式。
密教的反義詞是"開放教",指對于修行方法和教義公開傳授的佛教教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