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鳥曆的意思、鳥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鳥曆的解釋

(1).古代司春之官。《樂府詩集·隋五郊歌·角音》:“龍精戒旦,鳥曆司春。”

(2).曆書。 唐 白居易 《禽蟲》詩之一:“疑有鳳凰頒鳥曆,一時一日不參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鳥曆"是漢語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追溯至古代天文曆法體系。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特指以候鳥遷徙規律為參照的物候曆法,常見于上古時期農耕社會的時節劃分。其形成原理源自《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的"鳳鳥氏曆正"典故,古人通過觀測玄鳥(燕子)春分來、秋分去的特性,确立四時節令。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說文解字》中"曆"字本義為"過也,傳也",引申為時序更疊的規律記錄。這種将鳥類活動周期與天文觀測相結合的紀年方式,在《大戴禮記·夏小正》中已有具體印證,文中按月記載了倉庚鳴、鷹化為鸠等十餘種鳥類物候現象,構成完整的物候觀測體系。

該詞彙在現代《辭源》修訂本中被列為曆史詞條,其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作為早期農耕文明的曆法實證,其次反映先民"觀象授時"的哲學思維,再者承載着《詩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等典籍中天人相應的文化記憶。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研究中心相關研究表明,這種物候曆比純粹的天文曆法更貼近古代農業生産需求。

網絡擴展解釋

“鳥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古代司春之官

指負責掌管春季事務的官職,與季節更疊相關。例如《樂府詩集·隋五郊歌·角音》中記載:“龍精戒旦,鳥曆司春。”。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對自然節令的重視,通過官職設置來協調農事與天時。


2.曆書

泛指記錄時間、節氣等信息的曆法工具。唐代白居易在《禽蟲》詩中寫道:“疑有鳳凰頒鳥曆,一時一日不參差。”,此處以“鳥曆”代指曆書,暗含對自然規律的拟人化想象。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出處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樂府詩集》、白居易詩作及相關古代曆法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暴苛波磔餔歠柴水傳跸出常調度世奉祠豐佚鋼镚高老頭耕耰館閣氣觀魚海色皇太後怳惘煥顯畫頁賄賂公行晦密洄漩蹇咢假形九陵凱澤來到連漪黎錦靈蟾六世六尊雒嫔緑洲麥舟之贈馬辛綿延木制品女管家袍子披秉疲顇牽役清蒸窮經惸弱确信山盟海誓身型石脈熟會順氣丸樞庭思辯湯寒踏索提封湘纍下聲新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