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士的意思、全士的詳細解釋
全士的解釋
德才齊備的人。 唐 元結 《訂司樂氏》:“天下誰為全士,能愛夫全聲也?”
詞語分解
- 全的解釋 全 á 完備,齊備,完整,不缺少:齊全。完全。智勇雙全。求全責備。 整個,遍:全部。全國。全民。全神貫注。全心全意。 都:代表全來了。 使不受損傷:保全。 姓。 齊都 筆畫數:; 部首:入; 筆順編
- 士的解釋 士 ì 古代統治階級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階層:士族。士大夫。 舊時指讀書人:士子。士民。學士。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對人的美稱:志士。烈士。女士。 軍銜的一級,在尉以下;亦泛指軍人;上士。士兵
網絡擴展解釋
“全士”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含義:指德才兼備的人,強調品德與才能的完整性。
- 拼音:quán shì;注音:ㄑㄨㄢˊ ㄕˋ。
2.出處與用法
- 最早見于唐代元結的《訂司樂氏》:“天下誰為全士,能愛夫全聲也?”(意為“天下誰能成為德才兼備的人,并珍視完整的美聲?”)。
- 後世詩文中也偶有使用,如明代吳伯宗詩句:“白發已能全士節,紅塵不肯浣儒衫”。
3.結構與詞義分析
- 全:表示“完備、完整”,如“齊全”“保全”。
- 士:古代指有才能或品德的人,如“志士”“學士”。
- 二字組合後,強調“品德與才能兼具”的完人特質。
4.文學例證
- 唐代貫休《聞友人駕前及第》:“世亂無全士,君方掇大科”,通過對比亂世與“全士”的稀缺性,凸顯該詞對理想人格的推崇。
5.現代使用
- 當代語境中較少單獨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賞析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搜索結果1、4、5)。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全士
全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其中“全”和“士”分别是這個詞的兩個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全的部首為“人”。筆畫數為6。
2. 士的部首為“士”。筆畫數為3。
來源
全士這個詞組并沒有固定的來源,它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的,具體意義需根據上下文來确定。
繁體
全士的繁體為「全」和「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全士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似,沒有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是個全士,無私地幫助了很多人。
2. 這個全士的行為赢得了大家的贊賞。
組詞
全士常常搭配其他詞組成新的詞語,比如:
1. 全心全士
2. 全士貢獻
3. 全士精神
近義詞
全士的近義詞包括:
1. 志士
2. 義士
3. 仁士
反義詞
全士的反義詞包括:
1. 小人
2. 敵士
3. 壞人
注意:以上回答隻是針對題目要求的回答,具體解釋和用法還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