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剝極的意思、剝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剝極的解釋

謂時運不利或事物衰敗到了極點。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而屯亨有數,剝極為災,梟獍豺狼,肆逞兇逆。” 唐 劉禹錫 《上淮南李相公啟》:“施一陽於剝極之際,援衆溺於坎深之下。”參見“ 剝復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剝極”是一個源自《周易》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事物衰敗到極點後轉向新生的轉折狀态,具有深刻的哲學内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本義解析

  1. 《周易》卦象來源

    “剝極”出自《周易·剝卦》上九爻辭:“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 “剝”卦象征陰盛陽衰、事物凋零(如草木凋落);
    • “極”指衰敗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預示陽氣複生(即“複卦”開端)。

      來源:《周易正義》(唐·孔穎達注)指出:“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複”,強調盛衰轉化的自然規律。

  2. 字義分解

    • 剝:《說文解字》釋為“裂也”,引申為剝離、衰落;
    • 極:《廣雅》訓“終也”,指事物發展的終極狀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剝極”詞條,釋義為“衰敗至極而将複生”。


二、哲學與引申義

  1. 辯證轉化思想

    程頤《伊川易傳》闡釋:“剝盡則複,否極泰來”,強調“剝極”是轉折點,體現中國古代哲學“物極必反”的辯證觀。

  2. 社會與人生隱喻

    • 社會層面:如朝代更疊(舊秩序崩潰後新秩序建立);
    • 個人層面:指困境中孕育希望,如王夫之《周易外傳》所言:“剝極而複,天心無息。”

      來源:王夫之《周易外傳·卷三》(中華書局點校本)。


三、現代用法與例證

  1. 文學與學術語境

    用于描述曆史周期、經濟危機或人生低谷後的轉機,如:

    “清末社會剝極将複,革命思潮遂起。”(範文瀾《中國通史》)

  2. 固定搭配

    • 剝極必複:衰敗至極必然複興,如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抑知天下剝極必複,吾民終蘇。”

      來源:章炳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周易正義》(中華書局點校版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伊川易傳》(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4. 王夫之《周易外傳》(中華書局
  5.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上海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剝極”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讀音:bō jí(部分資料注音為bāo jí,但現代漢語以“bō”更常見)。
核心意義: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通常指衰敗、逆境達到極端狀态,暗含“物極必反”的規律。該詞常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場景。


二、詳細解析

  1. 來源與演變
    “剝極”源于《周易》中的“剝卦”與“複卦”,分别象征衰敗和複興。成語“剝極必複”即由此演化而來,表示事物衰敗到極點後,必然出現轉機。

  2. 語境應用

    • 消極層面:指時運不利、局勢衰敗到無可複加的程度。
      例句:南朝徐陵《為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中“剝極為災”,形容社會動蕩至極。
    • 積極層面:常與“複”(複興)連用,如“剝極必複”“否極泰來”,強調逆境後的轉機。例如:“台灣剝極而複”暗含對未來的希望。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周易》相關文獻或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冰華步屧側篇喘鳴吹沙鋤犁從時寸産村人得到點點雕弱碓颡梵家煩膺菲食鳳褥分置婦弟福利貴橫禾稻橫插黃屋非心昏黝火燭小心柬擇戟萃诘戎治兵精讀禁約濬壑愧死令郎路家慮猜鳴跼牌金棚屋品骨缲藉氣氛青蠅點璧睿情三陟墒土商絃生剝聲動梁塵神叡射堋霜氛書物瑣卒通曹同寮尪孱宛丘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