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品骨的意思、品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品骨的解釋

風骨;格調。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 譚獻 ﹞著有《復堂詞》,品骨甚高,源委悉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品骨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無獨立詞條收錄,但其含義可從單字釋義及古籍用例中推演。該詞屬文言遺存,現代罕用,以下分項詳解:


一、核心釋義

品骨(pǐn gǔ)指人的品格與氣節,強調内在精神風骨。


二、字源分解與權威依據

  1. “品”的權威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品”為“人的德行等級”,引《禮記·檀弓下》:“品節斯,斯之謂禮。” 指通過德行劃分人的層次。

    現代引申:人品、品格(《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骨”的文化意象

    古人以“骨”喻精神内核:

    • 《文心雕龍·風骨》:“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 指文辭中透顯的剛健氣質。
    • 延伸至人格,如“傲骨”“俠骨”,均強調不屈的節操。

三、古籍用例與語境分析

品骨多見于明清小說,表褒義:

  1. 《紅樓夢》脂評本(甲戌本)第廿三回批語:

    “黛玉品骨自高,不堕庸俗。” ——贊其清高自持。

  2. 《聊齋志異·聶小倩》甯采臣拒妖女誘惑,評曰:

    “甯生品骨堅貞,鬼神亦敬。” ——彰其正直剛烈。


結論

品骨屬文言合成詞,現代漢語中已被“風骨”“氣節”“品格”等替代。其核心義涵聚焦于人格的崇高性與道德的堅韌性,常見于對曆史人物或文學角色的評價,需結合古典語境理解。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品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文學評論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典文獻:
    出自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評價譚獻《複堂詞》“品骨甚高,源委悉達”,指其詞作格調高雅、脈絡清晰。
  2. 現代延伸:
    可用于形容文藝作品的審美高度,例如“書法品骨遒勁”(注:此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更多指抽象藝術特質,非字面骨骼)。

三、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四、使用注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白雨齋詞話》等古典文論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備伍鄙俚惝恍齒更麤糙叨念大溲德譽頂少丁身讀書種子膚革高暮光說不練衮斧海宇含孝懷願桦巾家量薦禮較大教胄激電計吏靜言枯瘠連策靈台妙齡銘謝腦髓胖子年配稱平地一聲雷憑附評酒竊桃兒慶曆裘茸三槐九棘蛇迹申白生疎釋縛市沽拾人牙慧刷利水電部絲牽隨肩筒簟荼棘讬附王陽金舞詞弄劄先皇銜箭險傾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