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陟的意思、三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陟的解釋

(1).《詩·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馬虺隤”、“陟彼高岡,我馬玄黃”、“陟彼砠矣,我馬瘏矣”三句,故後人合稱“三陟”,形容旅途辛勞。 南朝 宋 顔延之 《秋胡》詩:“嗟予怨行役,三陟窮晨暮。”

(2).三次升官。《魏書·常景傳》:“ 柳下 三黜,不愠其色; 子文 三陟,不喜其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陟”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形容旅途辛勞

源自《詩經·周南·卷耳》中的三句詩:

  1.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登上高峻的山,我的馬疲憊不堪)
  2.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登上高高的山崗,我的馬毛色變黃)
  3.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登上石山,我的馬累病了)
    後人将這三句合稱“三陟”,用以形容長途跋涉的艱辛。南朝顔延之《秋胡》詩“嗟予怨行役,三陟窮晨暮”即用此典。

二、指三次升遷官職

“陟”本身有“晉升”之意,“三陟”可表示多次或三次升官。例如《魏書·常景傳》提到“子文三陟,不喜其情”,引用了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子文三次被罷免又三次複職的典故。

其他引申義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提到“三陟”可引申為“品德行為達到完美境地”,但這種用法較為罕見,可能屬于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釋。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考證文獻來源,可參考《詩經》《魏書》等古籍,或訪問查字典、愛站小工具等标注來源的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陟》的意思

《三陟》是漢字詞彙,意為三個陟,陟指向上行走或攀登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陟》是由部首“阝”和“示”組成。

“阝”是表示“阜(山)”的意思,作為部首時,與山有關的字多使用此部首。

“示”是表示“礻(祭祀)”的意思,作為部首時,與祭祀、宗教等有關的字多使用此部首。

《三陟》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三陟》一詞源于古代文獻《論語》中的一句話:“三陟之行,則必有始。”意為若想進行向上攀登的行動,就必須從底部開始。

繁體

《三陟》的繁體字為「三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我們使用的字體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所以《三陟》的古時候寫法略有差異。

例句

1. 在攀登山峰時,要有堅定的決心,因為三陟之行,必有始。

2. 他通過不斷努力和奮鬥,實現了自己的三陟。

3.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高山,需要不停地努力才能實現三陟。

組詞

陟高、陟山、陟程、陟途。

近義詞

攀登、登頂。因為三陟的意義是向上行走或攀登,所以和這個意義相近的詞彙可以視為近義詞。

反義詞

下墜、下降。因為三陟的意義是向上行走或攀登,所以和這個意義相反的詞彙可以視為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