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綸的意思、明綸的詳細解釋
明綸的解釋
指帝王的诏令。《明史·公鼐傳》:“凡一月間明綸善政,固大書特書;其有聞見異詞及宮闈委曲之妙用,亦皆直筆指陳,勒成信史。”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教養·城鄉分講》:“須于通衢建立榜題講約所,庶于有司恪奉明綸,遵行講讀。”
詞語分解
- 明的解釋 明 í 亮,與“暗”相對:明亮。明媚。明淨。明鑒(a.明鏡;b.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c.明察)。明滅。明眸。明豔。明星。明珠暗投(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夥,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清
- 綸的解釋 綸 (綸) ú 釣魚用的線:垂綸。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絲帶。 現用作某些合成纖維的名稱:錦綸。滌綸。 綸 (綸) ā 〔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綸)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明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míng lún
- 含義:指帝王的诏令,多用于正式文書或曆史文獻中。
二、單字拆解
- 明:
本義為“明亮”,引申為“明确、英明”,在“明綸”中強調诏令的權威性和清晰性。
- 綸:
讀作“lún”,原指較粗的絲線(如釣魚線),後引申為帝王诏書或官方文書。
三、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例證:
《明史·公鼐傳》記載:“凡一月間明綸善政,固大書特書”,此處“明綸”即指皇帝頒布的政令。
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中也有“恪奉明綸”的表述,體現其官方語境。
四、近義詞與使用場景
- 近義詞:聖旨、诏書、敕令
- 適用場景:多用于曆史研究、古籍解讀或文學創作中,現代口語已極少使用。
“明綸”是古代對帝王诏令的雅稱,需結合“明”的權威性與“綸”的文書屬性理解,常見于史書及官方文獻。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明史》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綸的意思
明綸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紡紗時,把纖維分開且清楚可見。
明綸的部首和筆畫
明綸的部首是纟(糸)和口,共2個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明綸的來源
明綸屬于古代漢語詞彙,起初作為一種紡織工藝名稱存在。明綸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秋官司馬考工曆》中。
明綸的繁體
明綸的繁體字是「明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明綸的字形有些許不同。它的寫法為「素糸與纟相間」,表示用兩段纖維線相交織而成的紡織物。
明綸的例句
1. 經過織工巧妙的處理,這塊布料明綸清晰。
2. 她花了很多時間把明綸進行分析和研究。
明綸的組詞
1. 明綸線
2. 明綸紡織
3. 明綸工藝
4. 明綸織品
5. 明綸工廠
明綸的近義詞
明綸的近義詞包括:明絲、明纖、清絲、清纖。
明綸的反義詞
明綸的反義詞可以是模糊綸、亂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