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蓋的意思、弭蓋的詳細解釋
弭蓋的解釋
謂控馭車駕徐徐而行。蓋,車蓋,借指車。《文選·謝莊<月賦>》:“騰吹寒山,弭蓋秋坂,臨濬壑而怨遙,登崇岫而傷遠。” 李善 注:“ 王逸 《楚辭》注曰:‘弭,按也。’” 唐 李益 《将赴朔方早發漢武泉》詩:“弭蓋出故關,窮秋首邊路,問我此何為,平生重一顧。” 宋 歐陽修 《和遊午橋莊》:“曉壇初畢祀,弭蓋共尋幽。”
詞語分解
- 弭的解釋 弭 ǐ 平息,停止,消除:弭除。弭謗(止息诽謗)。弭患。弭兵(平息戰争)。 安撫,安定:内弭父兄,外撫諸侯。 順服:弭從。 弓末的彎曲處。 姓。 筆畫數:; 部首:弓; 筆順編號:
- 蓋的解釋 蓋 (蓋) à 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蓋子。鍋蓋。瓶蓋。膝蓋。天靈蓋。 傘:雨蓋。 由上往下覆,遮掩:覆蓋。遮蓋。掩蓋。蓋澆飯。 壓倒,超過:蓋世無雙。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這本書真叫蓋! 用印,打上:蓋
專業解析
弭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弭蓋指停車、駐車。其中“弭”意為停止、消除,“蓋”指古代車駕上的傘蓋,代指車輛。合稱表示停下車輛,引申為途中相遇時停車交談或告别。
二、語義演變
- 本義:
指車馬停駐。《漢語大詞典》引《文選·謝朓〈鼓吹曲〉》“弭蓋金陂”為例,注“弭蓋即駐車”。
- 引申義:
因停車多發生于故人相逢或送别場景,故衍生“途中偶遇”“依依惜别”之意。如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胡四相公》載:“若個郎君,何便弭蓋?”表意外相遇。
三、文化意象
古代文獻中,“弭蓋”常承載以下意象:
- 禮儀性:車駕暫停體現對相遇者的尊重,如《宋書·禮志》載官員途中“須弭蓋緻敬”。
- 情感象征:多見于離别詩賦,如南朝江淹《别賦》以“弭蓋長辭”渲染離愁。
四、字源考據
- 弭:《說文解字》釋“弭,弓無緣也”,本義為卸弓弦,引申為停止。
- 蓋:車篷,借代車駕。《周禮·考工記》“輪人為蓋”可證其制。
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文選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弭蓋”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具體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成語含義(平息争端)
發音:mǐ gài
基本含義:指通過方法或手段平息、消除矛盾或紛争,達到和諧狀态。
- 字詞解析:
- 用法:多用于描述政府、組織或個人通過溝通、協商解決問題,例如:“雙方通過談判弭蓋了多年的商業糾紛。”
二、古文含義(控馭車駕)
發音:mǐ gài
基本含義:指控制車駕緩慢前行,“蓋”指車蓋(借代車)。
- 文獻例證:
- 《文選·謝莊〈月賦〉》:“騰吹寒山,弭蓋秋坂”描述駕車緩行于秋日山坡;
- 唐代李益《将赴朔方早發漢武泉》中“弭蓋出故關”亦為此意。
- 現代語境:作為成語,強調化解矛盾(參考);
- 古代詩文:指駕車緩行(參考)。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需更多古籍例證,可查閱《文選》或唐代詩詞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愛根案舉白疊布闆栗碑志鄙概碧遙遙長短句鏟迹陳慮闖門出捐倅介點穢對應發憤圖強費項焚薦腹枵副主感逆光光蕩蕩黑闆鴻輝回銷靜寄景升牛開玩笑隆振鸾渚鑪鑄駡海駡賣解滿目凄涼鷗閑抛拂培敦濆瀑澎漲骈奏千軍萬馬樵薪麴法三倉傷家斯螽泗州調橚橚台司亭檻通惑晚霞挽捉硙硙文驷文雄吳魁香園宵興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