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點穢的意思、點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點穢的解釋

玷污。《舊唐書·柳渾傳》:“及克復, 渾 尚名 載 ,乃上言:‘頃為狂賊點穢,臣實恥稱舊名。矧字或帶戈,時當偃武,請改名 渾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點穢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玷污、弄髒,常用于抽象層面表示名譽、品格或事物的純潔性受到損害。以下是詳細釋義及來源依據:


一、基本釋義

點穢(diǎn huì)由“點”與“穢”組合而成:


二、構詞與用法分析

  1. 結構:聯合式複合詞(點 + 穢),兩字義近疊加,強化“污損”之意。
  2. 語境:
    • 多用于書面語,尤指對名聲、節操、文辭等抽象事物的玷污。
    • 古文中常見于批判道德瑕疵或藝術作品的瑕疵。

      書證:

      明代張岱《陶庵夢憶》批評拙劣文風:“點穢山水,亦何異點穢其人。”


三、權威辭書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明确收錄“點穢”詞條,釋義為“玷污”,并列古籍用例。

  2. 《中文大辭典》(台灣中國文化學院):

    引《文選·班固〈幽通賦〉》注:“點,污也;穢,濁也”,佐證其構詞邏輯。

  3.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灣教育部):

    強調其引申義“使蒙受恥辱”,如“點穢清名”。


四、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修辭學領域。其語義可由“玷污”“亵渎”“污損”等現代詞替代,但“點穢”更具文言語感與批判力度。

網絡擴展解釋

“點穢”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和用法區分:

  1. 玷污、污損(曆史文獻中的核心含義) 源自《舊唐書·柳渾傳》記載,柳渾因被叛賊牽連,恥于原名被玷污,故改名。此處“點穢”指名譽或身份受污損,帶有恥辱意味。

  2. 指出錯誤或缺點(較少見,權威性存疑) 部分現代釋義将其解釋為成語,由“點”(指出)和“穢”(缺點)組成,意為通過批評幫助他人改正。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與古義混淆。

補充說明:

如需深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寶章布帷抄化丑虐串案垂手人大渾檔期雕談東鄰西舍斷落房魏凡侶法天憤積扶留幹羅公該規扇河事河兖紅白賞恤灰身泯智降心俯首楫橹浄神進力咎釁急足快意庫侖計倈人斂眉瀝款璘霦留司龍瑙鑪櫜沒賽目瞪口歪餒饑膩子盤水品着千人所指起蠶情寄青闱人鬼散鼓射門慎護賒券時措稅調順會祀禱寺觀滔涸笑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