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敲冰戛玉的意思、敲冰戛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敲冰戛玉的解釋

比喻樂聲清潤動聽。 宋 楊無咎 《垂絲釣·鄧端友席上贈呂倩倩》詞:“聽敲冰戛玉,恨雲怨雨,聲聲總在愁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敲冰戛玉”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來形容聲音清脆悅耳,如同敲擊冰塊和玉石發出的聲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指敲打冰塊和玉石(戛:敲擊),比喻聲音清脆動聽,常用來描繪音樂、歌聲或自然聲響的清澈質感。


出處與用法


延伸與争議

部分資料(如)提出該成語有“比喻艱辛努力後達到高境界”的含義,但這一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讀。傳統語境中,該成語仍以描述聲音為核心。


相關成語

“戛玉敲冰”是近義詞,出自唐代白居易《聽田順兒歌》,同樣形容聲音清脆或音節铿锵。

“敲冰戛玉”以生動的自然意象刻畫聲音之美,既有文學表現力,也蘊含聽覺上的通感。使用時建議優先采用傳統釋義,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敲冰戛玉的意思

《敲冰戛玉》是一個成語,意為指人的舉止聲音輕巧悅耳。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敲冰戛玉》的拆分部首為扌、冫、戈、玉,總共有15畫。

來源

《敲冰戛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七十三·孔子世家》中。原文寫道:“魯有二子,其父稱黝,好敲冰戛玉,數以羽扇為器,其音猶擊人也。”這裡的黝是指孔子的祖父孔悝,他喜歡敲擊冰塊和玉石,因此形容他的舉止輕巧悅耳。

繁體

《敲冰戛玉》的繁體寫法為「敲冰戛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敲冰戛玉的漢字寫法為「敲冰戞玉」。

例句

他的琴聲真是敲冰戛玉,聽起來非常悅耳。

組詞

拼音組詞:敲擊、冰塊、玉石

近義詞

近義詞:音韻悅耳、聲音清脆、宛如天籁

反義詞

反義詞:重聲拙澀、聲音刺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