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的意思、奉送的詳細解釋
奉送的解釋
[offer as a gift;give away free] 敬辭。相送;白送
情願奉送
詳細解釋
(1).猶護送。《穀梁傳·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沔水》:“乃覺城崩,半許淪水,出銅鐘十二枚,刺史 索邈 奉送 洛陽 ,歸之 宋 公府。”
(2).指送葬。 漢 班固 《白6*虎通·崩薨》:“有始死先奔者,有得中來盡其哀者,有得會喪奉送君者。”
(3).恭送;送行。《西遊記》第九六回:“﹝員外﹞遂此出了經堂,吩咐書辦,寫了百十個簡帖兒,邀請鄰裡親戚,明早奉送 唐 朝老師西行。”《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浦 攀留不住,説道:‘晚上即刻就來船上奉送。’”
(4).贈送;敬獻。《後漢書·朱穆傳》:“宜時易宰守非其人者,減省第宅園池之費,拒絶郡國諸所奉送。”《兒女英雄傳》第八回:“不但不領他的情,還不愁他不雙手奉送!” 老舍 《茶館》第一幕:“我就先給您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
詞語分解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及對方時:奉告。奉還(俷 )。奉陪。奉勸。奉迎(a.敬辭,迎接;b.奉承)。奉贈。 信仰:信奉。素奉佛教。 供養,伺候:奉養。供奉。侍奉。 姓。 古同“俸”,薪金。 違 筆畫數:; 部首:大; 筆順
- 送的解釋 送 ò 把東西從甲地運到乙地:送信。送審。輸送。護送。呈送。 贈給:送禮。贈送。雪中送炭。 陪伴人到某一地點:歡送。送别。送親。 丢掉:斷送。 收迎取接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奉送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奉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奉送”由“奉”(恭敬地獻上)和“送”(給予)組成,核心含義是恭敬地贈送,表達對接受方的尊重或敬意。例如:
- 傳統節日時奉送禮物給長輩;
- 商業場景中商家以“奉送”表示免費贈品(如“買一奉送一”)。
二、曆史與擴展含義
-
古代用法:
- 護送:如《谷梁傳》中“奉送至於南郊”指護送祭品到南郊;
- 送葬:漢代文獻中用于描述送葬行為。
-
現代用法:
- 作為敬辭,常見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語,如“奉送紀念品”;
- 隱含“無償給予”的意味,如“資料免費奉送”。
三、語言對比
- 近義詞:贈送、饋贈(區别在于“奉送”更強調恭敬态度);
- 反義詞:索要、索取。
四、使用場景
- 禮儀性贈送:如奉送謝禮、奉送賀儀;
- 商業宣傳:常見于促銷活動,如“購物滿額奉送禮品”。
通過不同語境,“奉送”既可體現傳統文化中的禮節,也可適應現代社會的實用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奉送這個詞的意思:
奉送是一種禮貌的方式,表示以恭敬的态度向他人贈送或呈上某物,一般用于送禮或贈予禮物的場合。這個詞可以用來表示對他人的尊敬和感謝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奉 (⺆/⽰) 贈 (貝/貝)(貝)
來源和繁體:
《奉送》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是由奉和送兩個詞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奉送》保留了和簡體字相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奉送的寫法并無特别的變異,和現代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1. 我奉送給您一份小禮物,表示對您的感激之情。
2.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奉送給你最深沉的祝福。
組詞:
奉求、奉獻、送禮、送行
近義詞:
饋贈、贈予、饋送
反義詞:
索取、接受、拒絕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